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公共经济学
2915 3
2005-09-15
交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催化剂,是社会进步的美化魔方,是产业整合的灵丹妙药。交通一旦发展起来,过去的许多资源问题就会奇迹般地转化为资源优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9-16 16:06:00
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的经济有着强劲增长的内在动力,具备高速增长各方面强有力的推动条件。除了上述的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基础设施和工业体系的完善外,一是中国正处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和城市化的中前期阶段,21世纪的前20年中,大约有3-4亿农村人口要转移到城市中,他们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要发生重大的变化;农村中留下来的农民,其劳动生产率要提高,进而收入也会提高;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处于物质生活要提高水平的阶段,其消费的高级化,将成为财富生产和供给的巨大需求市场。二是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是一个城市基础设施、住宅、公益设施、交通等大规模投资和建设的过程,也是一个工业体系完善包括制造业空前发展的过程,毫无疑问,GDP将会在这个过程中强劲地增长。三是中小企业的发展将大大推动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从与国外数据的比较看,我国每千人中中小企业数量不到6个,而一些发达国家每千人中小企业的数量平均为50个,如果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从目前的700万左右发展到5000万个,每个企业增加10个人的工作岗位,将增加4亿多人就业,并在降低能源消耗的同时创造大量的财富和提供大量的服务。四是中国有丰富、规模化和便宜的劳动力资源,在国际竞争中有着许多国家无可比拟的优势,劳动密集和劳动资本双密集产业的发展在中国有着广阔的前景,中国在今后的15-20年中会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中心。这种比较优势所决定的工业化过程也将推动中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我们对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充满信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17 10:12:00
我国基础设施发展不足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水利、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对国民经济的瓶颈制约有明显缓解,个别地区还出现相对宽松的状况。但从全国来看,供水、供电、交通(特别是城市交通和长途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还很不完善,有些地区的矛盾还比较尖锐。例如,华北、西北等地区缺水较为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座缺水,有108座严重缺水。1997年北京夏季持续高温,空调器等电器的用电负荷增加,现有电网无法承受。我国80年代以前的居民住宅用电负荷均未考虑空调、微波炉等电器,将来,随着这些电器的普及,电网的改造任务日益突出出来。这是国民经济中的又一结构性矛盾。

我国继续推进能源、交通和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分阶段实现我国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三种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不断改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提高的主要基础,也是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任何国家,无论在其经济发展的哪一个阶段,都把三种基础设施的建设,作为政府经济发展计划和政策的重点。只是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在三种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有不同的目标和任务。例如,日本历次长期计划,都把居民供电的满足和保障程度,以及居民到达主要交通干线的时间,作为计划的重要目标。美国政府在能源安全和保障上,制定了从供应、生产和技术开发的长期政策。为了扩大能源供应的多元化,9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拨款70亿美元开发了煤炭液化、煤炭气化联合循环发电、循环流化床发电等充分利用煤炭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的技术,目前已完成了工业示范厂的试验,煤炭的清洁化发电和热效率,都达到很高的水平。对于开发煤层气和风力发电,政府给予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大规模的开发和商业化生产。

进入9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提出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在新的科学技术条件下,提高本国基础设施能力和技术水平的举措。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动力推动经济增长,作为各国通行的做法,其原因: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很强的需求导向作用,对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发展,会产生极大的需求。二是基础设施的完善,是诸多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例如,高速公路对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大型客机对跨国旅游业的发展,都是必要的条件。因此,不断推进能源、交通和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既是我国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8 21:02:04
说的很对 加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