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农林经济学
1370 2
2016-02-25
编者按:今天我们面临着很多严峻的社会问题,作者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工业没有及时反哺农业,形成了农业与工业在产业顺序上的倒挂。工业是兴国之器,但农业才是立国之本。而农村和农业的复兴是一个生态系统的复兴,关键在于农民群体的复兴,但农村问题盘根错节,任重道远。

自进入2015年以来,长期低附加值同质化狂飙突进的经济增长诸般隐患赶集似的集中更充分暴露,制造业成为重灾区,全行业亏损面的持续扩张进一步恶化营商环境。大规模无处释放的过剩产能、地方政府巨额债务,像随时可能摧枯拉朽的两片乌云。

这场景像极了改革开放前夕:大量饥民四处流亡,工业经济奄奄一息,社会生态全面恶化。

但历史告诉我们,每一次灾难,都是以更大的光明和进步为补偿的。

今天我们面临的很多严峻的社会问题,包括食品安全问题、水和空气污染问题、高房价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物价问题、社会保障问题、交通问题,我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工业没有及时反哺农业,形成了农业与工业在产业顺序上的倒挂。工业是兴国之器,但农业才是立国之本。

随着几亿人寄居城市,城市变得拥挤,城市衣食住行的成本全面抬升,但发展空间相对饱和,有限的价值创造与丰富的物质需求倒悬,整个社会出现大面积的急于求成、紧张。  

当前阶段,循序渐进地吸纳商业、知识分子、学者、政府政策的力量进入农业,用15~35年的时间建设一个富饶美丽的中国农村,是整个民族最为迫切的事情(没有之一)。

农业农村的发展对整个社会的意义重大

首先,需要解决9亿农民的恒产问题。孟子老人家对这一点说得非常精辟:“民事不可缓也。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几千年来,对中国普罗大众来说,能每天吃口饱饭就是天大的体面了。在改革开放之前,年成好的时候这个愿望有时可以勉强够得着。改革开放之后,生产力水平的确大步发展了。之后随着商品经济的渗透,体面生活的成本越来越高,粮食不再是切糕般的硬通货。如果能盘活农村经济,让9亿农民不再流离失所,整体社会的焦虑症才可以慢下来。

按照现行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在20个门类96大类中,第一产业仅包括农业门类农、林、牧、渔的种植养殖以及基础服务5个大类。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制造业,采矿业,电力、水和燃气生产及供应)和建筑业,制造业31个大类中,除了杂项外,有14项为与农业高度相关的轻工业都可以回迁农村,包括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烟草制造业等等。农民可以在农村创造的价值远大于农业一个门类的经济价值。

其次,我们需要培补文化之根来重塑我们这个民族沉潜的心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叔本华说,没有某种深邃的形而上学以提供更高一级的角度,那我们看到的永远只是事物表面现象之间最直接、最狭窄的关系,而无法深入一点解释哪怕最简单的事情。今天,我们这个民族已经集体失去了仰望星空的勇气和闲情逸致。今天很多人生活得不幸福,不能接纳自己的状况,没有耐心和宽容。

因为我们的根断了。在我们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和对传统文化的盲视中,曾经滋养了华夏三千年璀璨文明的精神血脉已经气血不畅。我们华夏民族的文化根系里,有《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有《内经》的“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有“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也有老子的“上善若水”,有“胸怀大志、腹有良谋”的英雄叙事,也有白首不相离的儿女情长。

中国传统文化以性命之道(即受之于天的正理,圣人与天地同用)为核心,“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并贯穿到治国、生产、中医、体育各个方面。中国儒家的家国天下理论是21世纪人类和平共处的最高智慧。若从经济复兴角度,中医之于医疗,武术之于体育,茶和酒之于饮品,琴棋书画之于娱乐,玉石之于奢侈品,传统手工艺品之于工业品,旗袍、夏布、云锦之于服装,每一块拿到国际市场上都是独树一帜的特色产业,它们是厚实的文化土壤沁出的明珠。

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史本质上是一部农业史,江山就是社稷,农就是民,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就是一种内敛的农耕文化,是一种更注重心灵的慢节拍的文化。

相较而言,现代都市文化是一种工业文化,是标准化和快节奏的,乡村是钩沉传统文化,修复我们这个民族与大地感情的更佳土壤。

此外,我们需要一个欣欣向荣的农村来承载几千万知识分子的发展空间。

自恢复高考特别是1999年高等教育扩容以来,已经有接近1亿规模接受过或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新世纪的这一批知识分子整体上在求知热忱上也许与60后70后相去甚远,师道精神也渐行渐远,但80后90后这两代知识分子所接受的思维训练和知识视野不会白费。他们只是在机会饱和的时代背景下青春激情和能量无处安放。

还有3亿农民工这个群体,他们走出了上一辈的狭小天地,在城市生活中接受了现代化和市场经济的训练,熟悉城市市场,智能手机和微信的普及也让这个群体更扁平地融入了现代城市生活和资讯圈。

农村大面积凋敝的根源在于人才的流失,从而基层治理、商业、生产日益衰微。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下,重振农村经济需要更多更全面的知识要素。改革开放之前,能让各家各户吃口饱饭就是天大的造化,粮食产出就是目标。但今天,种子、农药、化肥、农机等要素的成本水涨船高,中国劳动生产力与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十倍甚至更大的差距,农业生产的附加值很难产生正常的劳动性收入,更遑论风险收入。

如何发展?

当前的农业需要大量的技术、市场、品牌甚至国际化知识要素的深度参与才能与国际国内市场有效对接,形成健康的价值循环。而未来,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中国农业完全有可能像西方发达国家一样产生比肩工业的附加值和高新技术集群。而农村经济的正常发展也足以为中国未来30年的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首先是一批人无我有、人有我独的特色产业的成长。这些特色产业至少可以包括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琴棋书画、中华武术、中医药、玉石、棉麻丝绸等等。这里面传统手工艺品、中医药、棉麻丝绸单独拎出来都是万亿量级潜力的产业。

中国传统手工艺品包括草柳藤竹编、木雕、陶瓷、金属器具(景泰蓝、银器、金银细工等)等等,真正大师级的手艺都隐没民间,我们远离了传统技艺的惊人磁场。它们是现代塑胶制品、家居用品的高端替代品。传统手工艺品中还有药香、宫灯、篆刻、绢花、内画、微书、折扇、云子、梳篦、贝雕、羽毛画、泥人、桦树皮制品、宫毯等等,只要不是手艺太差的工业仿品,每一种拎出来都是惊艳的小资物品。

我们的中医药也是冠绝全球的瑰宝。中医药是在数千年的科学实践中沉淀下来的医学圭臬,我们不能因为没有读到好书就断言读书无用,同样不能不遇良医就妄自贬低中医。相较西医而言,中医对疾病病因的判断可以更加精确,对于隐而未发的病症也可以因势利导。

但中医更依赖于医者的医术素养。古之良医大都矢志一生有所大成,然后世代相传,造福乡梓。中医世家的集体消亡是中医最大的困境。

至于棉麻丝绸,虽然民族品牌已经在中低端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但远未找回我们这个民族该有的千秋气象。我们有丝绸、刺绣、旗袍、荣昌夏布、广东香云纱、南京云锦、白族扎染等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技艺,它们是中国服装品牌走向高端走向全球的智慧宝囊。

其次,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

中国当前资源结构中,煤炭、石油分别占92.6%和4%,但在消耗结构中煤炭和石油分别占68.8%和19.51%。石油进口依存度达到53.6%,这不仅涉及每年两千多亿美金的进口支出,还威胁着国家的经济安全,因为能源就是工业的粮食。

当前巴西、欧美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实践上都已经趟出了一条光明大道。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巴西,经过30多年的赶超,如今甘蔗乙醇已经替代了国内56%的化石能源,创造了国民经济8%的产值。

中国政府十五期间开始规划可再生能源比重,除了太阳能产业在高额补贴推动下快速膨胀快速衰落外,其他进展缓慢。

从经济角度看,生物质能无疑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能源方向。中国每年数亿吨作物秸秆和1亿吨林业剩余物,如果充分利用就地生产为成型燃料,可以替代约20%的化石能源消耗。还有用油料作物直接生产生物柴油替代石油,用产业沼气替代天然气,用治理风沙的灌木林平茬进行纤维素发电。

2015年3月,政府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几轮讨论后顶层设计几近于回归现状。2006年汽油供给端大门向市场开放数月后旋即长久关闭。

此外,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将开创一个与城镇等量齐观的农村消费市场。

当前中国千万高净值人群的规模已经超过100万。这个阶层的崛起让消费结构和生活方式更加多元化,也全面拉近了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科技、经济、社会生活方面的心理距离。大型企业高管、实业业主、学者和艺术家、金融金领这些群体对全球各区域多元文化日渐深入的渗透潜移默化中已经抬升了我们各行各业的竞争水准。

当前整个国民经济的海平面已经上升了,这为中国农村经济的崛起提供了健壮的消费环境。反过来,预计到2030年左右,当9亿农村人口的收入水平逐步贴近届时城市平均水平后,房地产业、居民服务业、教育业、文体娱乐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业等服务业都已经经历了宽阔的发展机会,中国的国民收入规模完全有望翻两番。

那时的中国农业,应该更有能力承接中国城市和海外对更高品质更个性化的安全食品、功能食品、休闲观光的需求。随着当前诸多尖锐社会问题的迎刃而解,居民应对风险的能力增强,内需的活力可以持续释放。

今天,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创业者、风险资本开始注意或扎根农村。阿里推出了淘宝千县万村服务计划,京东正在仁寿县试点乡村代理人,联想控股一边身体力行水果种植一边投资农业创业,新希望也发布了“希望金融”计划。

农村和农业的复兴是一个生态系统的复兴,关键在于农民群体的复兴。中国现在有上百万农业大户,十几万专业合作社,还有数百个知名品牌,但放到9亿农民的广袤农村总体来看,这只是百分之一的一个角落。
农村问题盘根错节,任重道远。

本文作者:柯其争,本文为作者投稿,版权归经管之家和作者所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2-25 16:30:06
真是个大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2-25 16:42:16
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