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同步推进工业4.0和康复医疗建设的背景下,未来康复器械将会是医疗物联网的一部分。康复器械除了被用于治疗患者,同时还可以收集数据,在云平台上进行分析,帮助医生精确掌握患者的康复情况。更进一步则是智能机器人,康复器械具有AI,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替代康复医生、治疗师的作用。以下肢康复训练为例,传统的作业治疗是依次通过卧位、坐位、站立、步行训练逐步改善患者下肢功能。但传统作业治疗具有周期过长、需要治疗师长期陪伴、治疗人数受制于治疗师人数等效率低下的特点。而智能康复机器人则可以有效改变这一状况,甚至疗效还要强于人工治疗,从临床数据来看,同样治疗20次后,智能机器人在屈髋度、踝背屈、膝关节肌力等方面显著优于传统训练模式。
图1:智能化穿戴式康复器械

图2:智能化下肢康复器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康复病人从临床到康复的转诊将会全面实现信息化,各个医疗机构之间实现信息共享,病人可以在三级康复医院之间流畅转诊,这也将为我国未来实现FRGs预付制打下基础。甚至以信息技术实现远程康复指导,以解决部分康复医疗资源紧张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