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266 2
2016-02-29

专业综合改革100

(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刘老师撰写)

2016-2-28

序言

一个国家的命运也许就是这个国家大部分人的命运,当然,世界上国家灭亡却能不断发展的民族就是犹太人,但是,犹太人在二战中的被屠杀证明最优秀的二等公民仍然很危险,所以,教育肩负的使命就是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这一点,是专业综合改革的出发点。说到底,实现“中国梦”是当前专业综合改革的出发点。当然,人类总是要走向世界大同的,人和人、人和自然、自己和自己的和谐与灵智的发展绝对是专业综合改革的归宿。总之,国家富强、世界和谐、万物灵智,是我对专业综合改革的100个问题的思考的立足点。

第一章,为什么的问题思考

1.       现在的专业教育有什么问题呢?

2.       现在的问题是教育环境造就还是教育本身的问题,抑或二者结合呢?

3.       问题的依据或表现是什么,原因分析的依据是什么?

4.       中国的产业转型升级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创新型国家等富国战略对专业综合改革提出了什么样的使命与要求?

第二章,怎么做的问题思考

5.       专业综合改革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类型?是专业应用型还是综合素质型?学生如何学会爱?

6.       如何在大学科厚基础高素养广适应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专精尖技能,以形成倒T字型人才培养模式?

7.       专业人才的科学理性素养如何体现?

8.       专业人才的人文怡情素养如何体现?

9.       专业人才的道德审美素养如何体现?

10.   专业教育如何体现终身教育的社会辐射功能?

11.   如何培育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

12.   如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自我管理、人际协调、如何做父母)?

13.   各学校的专业教育如何实现行业定位、区域定位、教育层次上的战略定位?

14.   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如何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落实到教育实践中去?

16.   如何实现学科交叉以促进产业融合的发展趋势?

17.   智能化后传统技能的实训还需要么,其传统技能实训中的思维图式形成作用如何在新的实训(如CAD等数字模拟技术)中体现?

18.   如何实现社会生产生活工具智能化后的知识更新?

19.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专业知识更新有什么要求?

20.   世界经济一体化对专业教育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

21.   “一路一带”战略、工业4.0等对专业教育提出了什么要求?

22.   如何开展专业教育的“供给侧改革”?例如,如何利用各类求职网招聘网企业公开招聘广告等等大数据分析各专业的市场需求动向,以体现教育面向市场的高适应弹性?

23.   如何通过弹性学制体现学生学习主体作用?

24.   如何通过学校内部职能组织的重构来适应教育内容的改革?

25.   如何通过校院、院系之组织边界的重新界定与责权利关系的重新调整来适应新型专业综合改革?

26.   如何利用外脑外智来充实师资力量?

27.   .如何利用虚拟社区、极客网、创客平台等整合碎片化教育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以实现共享?

28.   如何开展高校之间(包括与国外大学)的资源共享、知识共创、学分互认、师生互动?

29.   如何与企业、研究所和其他院校实现教学资源尤其是大型实验设备的共享?

30.   如何利用好官方和民间的精辟课程、微课、慕课等各类视听阅读数字化教学资源?

31.   如何利用好各类教学管理软件和平台开展课堂教学管理改革?

32.   如何利用整合与开发教育教学电子平台?

33.   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如何将科研资金促进课程开发?如何克服科研教学两张皮的问题?

34.   如何将课堂教学与社会服务结合起来?如何实现干中学、干中教、干中师生一起赚钞票?

35.   如何实现业余生活、文体活动等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有机结合?

36.   如何实现学生管理自治(如学生的社团活动、学科竞赛、科研活动、创业经营与社会服务乃至后勤生活等各方面的管理等)以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37.    如何实现学生工作制度改革?如何将学生人身安全责任与诚信教育责任实现和谐统一?

38.   如何改革教师业绩考核与收入分配制度乃至身份和职称评定制度以保障专业综合改革?

39.   如何实行学生收费制度以及奖贷助补勤制度改革以保障学分制、弹性学制以及其他教学改革?

40.   如何规范教代会、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以及院务党政联席会议等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以保障教育教学改革?

41.   如何改革培养方案的课程结构、模块、第一二课堂学分分布、必修选修比重以及附件要求(例如相关实验条件介绍)等等以体现专业综合改革的创新性?

42.   如何按知识点为单元建立知识体系以作为培养方案的“实施细则”,同时,为微课建设、学生自学以及课程协调提供知识导图与专业百科小词典?

43.   如何修订培养方案、附件以及其“实施细则”等以使其具有社会服务指南、科研特色介绍等功能?

44.   如何建设既有理论研究水平又能开展工程实践和专业服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45.   如何让老老师更新知识、掌握新的科研工具,让年轻老师提高教学艺术水平与社会实践阅历?

46.   如何在搞好教师教学生的同时搞好学生教学生的教学改革?

47.   如何通过在校生和毕业生的互动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48.   学生专业学习与科研社团如何获得专业老师的有效指导?

49.   本科生开展导师制可行么、怎么做?

50.   如何利用社会捐助、企业合作基金、校友资助以及天使基金、风投等各类融资渠道的资金促进教学、科研与师生的创新创业?

51.   如何用好各级ZF以及国际机构的各类优惠政策促进教学科研与师生的创新创业?

52.   如何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及时反馈用人单位与校友意见?

53.   如何让企业家、优秀校友与行业内专家以及家长代表为代表开展第三方自我专业教学水平评估与教育质量管理?

54.   如何规范教学过程的质量管理,尤其是对教学文件、成绩管理以及集体备课、系室教研活动等环节的标准化管理?

55.   如何克服学校内部教学过程质量管理上师生惰性与高成本低效度的问题?

56.   在经费紧张、企业不愿意承接的困难时期,如何开展学生的企业实习实训并保证有良好的效果?

57.   如何将特殊学生的特殊学科贡献进行特别学分计算从而为天才学生开辟绿色通道?

58.   可以在高教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开精英教育实验班么?

59.   如何开展学生课外自学课内作业与讨论、对学生不授课只自学与考试、后期专项科研成果(如核心期刊论文、国家发明专利等)或专业证书高分成绩、专业性学科竞赛成绩等可以取代相关课程考试或提升先期相关课程成绩、提高平时成绩比重以促进学生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性、研究性,等等课堂教学改革、考试以及成绩管理的改革?

60.   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社会服务、科学研究的无边界融合?

61.   如何将国际国内盈利性教育培训机构与学校专业教育实现有效的社会分工合作?

62.   如何实现线上线下、远程和面授、自学与互学相结合的课程教学?

63.   如何实现基于团队的项目开发式综合性实验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的结合?                                                                                                                                                                                                                                                      

64.   如何通过政产学研的合作实现实习基地建设、师资建设、教材建设、专题数据库建设、政策研究、企业科技服务以及管理服务、社情民意调研等等的大融合?

65.   如何协调项目申报成果奖评审中短期名利追求与科学教育见效慢需坐冷板凳的矛盾?

66.   如何解决领导的学术追求与公职责任之间的平行激励问题?

第三章,谁来做为谁做的问题思考

67.   专业综合改革负责人应具备什么条件,应承担什么责任和做些什么事情,应具有什么利益?

68.   参与者如何从长期效果与短期效果之间找到平衡通道?

69.   综合改革试点中哪些学生会更适应,哪些可能跟不上,如何防范不适应学生的心理焦虑导致的种种问题?

70.   ZF主管部门在专业综合改革中应承担什么样的职责,应给予什么样的配套支持,需要做哪些变革?

71.   学生的意见和家长的意见是什么?如何取得学生和家长的理解支持与参与?

72.   对社会各界如何做调查?如何获得社会各界的支持、理解与参与?

73.   如何广泛征求老师们的意见?如何获得全体老师的理解、支持与参与?

74.   其他学校对这工作有什么值得借鉴的经验与教训?

75.   成人继续教育机构和部门如何积极参与这些改革(参考10条)?

第四章,在哪做什么时候做的问题思考?

76.   专业综合改革的进程、各节点的主要措施和关键事件是什么。如何及时自评与改善?(要与67条结合思考)

77.   如何选拔开展专业教育改革的专业、学院与学校,专业、学院和学校要具备什么样的基础和条件?

第五章,其他相关问题的补充思考

(见下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2-29 15:41:2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2 17:30:10
第五章,其他相关问题的补充思考

78.        如何解决双学位、辅修专业与主修专业上的一些冲突,如学习时间和考试时间上的,系室如何分配教学资源上的冲突?
79.        如何在招生环节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开展个性化教育方案的设计?
80.        如何打通各层次教育的隔阂而实现类似病人医院间转诊转治等一样的学生学习互转制度,例如,专科生有特别的可以进一本做研究,一本生转去职院学就业本领?
81.        社会上有特别才干的成人不经过高考如何进高校进行读研攻博,如同上个世纪70年代间试行过的“工农兵大学生”?
82.        如何从民间发掘特殊人才补充科研院所的师资力量?
83.        如何实现民间非正式学习组织、民间科研社团与大学正规教育、规范性科研进行有效结合?
84.        如何考核横向和纵向的科研经费的使用效果?
85.        如何防止终止制止学校师生追求短平快、权利名而导致损害真善美的行为(参见65)?
86.        如何防范学生网游上瘾、习得性无助乃至精神分裂?
87.        如何防范教师冷漠、懒惰以及虚浮、虚荣甚至人格缺陷、精神严重不健康?
88.        如何对家长开展“教育”以帮助学生有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
89.        如何规范校园周边生活环境,保障学生食品安全、人身安全以及精神卫生安全?
90.        如何让研究生推免、公费留学等有关学生权益的政策的实施更加公平公正公开?
91.        如何让社会上的企业家、科研人员能比较自由地到学校挑选人才或开展创业创新合作?
92.        教师成为自由职业者(如同现在医生不为医院所有和单位禁锢一样)可行么,如何做?
93.        名誉教授、校外导师等的聘任与待遇如何决定才更有利于教育使命的实现?
94.        政府、个人、企业、非营利机构办的等各类学校之间如何互相学习各自的管理机制?
95.        其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