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完,从一年回一次的家乡回到日日夜夜工作的城市。“春节你被逼婚了吗”的话题在朋友间让位给“你们那结婚彩礼多少钱?”多少钱才能取得起一个媳妇?一个在赣州的朋友亲身的体会让我大吃一惊,居然高到了将近20万,这20万只是给女方家庭的礼金和置办结婚所需的资金,不包括常说的车子、房子等。在了解的情况下,还得知有的家庭甚至对来相亲的男方家庭直接了当地表示,没有15万不谈。很多家庭是因为嫁女儿而盖起了小高楼,嫁女儿致富的现象比比皆是。甚至还会出现邻里之间的攀比。而在我的家乡跟朋友的呈现不同的情况,6万到8万的彩礼基本上就可以了。彩礼的份额不平等在各地表现不一,因为地域的不同娶媳妇的成本也将不一样。
看下面这张图片:
这是占据搜索中靠前的新闻,其中的一个关键词就是“3斤3两”, “3斤3两”,称的是百元大钞。据说3斤3两百元大钞的重量,加起来是10多万元哩。
这张图片是从50年代开始彩礼的变化(图片来自中国青年报)。
其一:
聘礼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一直延续到现在,从传统社会的礼到现代社会的礼,我们理解的礼已经在当今社会发生了变化;但如果聘礼作为一种货币性质存在,从交易的视角来解说,将在中国传统社会条件下的聘礼视为男性购买“妻子”这种商品而支付的价格。
中国的《诗经·氓》里面讲了青年(氓:民,指弃妇的丈夫。)为娶到心仪的姑娘而匪来贸丝的故事。“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当然这个故事开始讲了通过聘礼来商量婚事,最后是这个青年背弃了之前的约定,抛弃了自己的妻子。礼,从周代起就已经确立了“六礼”。礼在当今社会也是很重要,没有礼貌或者不知礼,或者做出失礼的事情会被长辈或者亲戚说三道四,甚至指责没有教养,特别是会让自己的父母在亲戚面前难堪。礼的存在从另外一个角度,又会呈现不一样的情况,即使一种交易的存在。在当今社会,各个地区的文化和家庭习惯不同,彩礼的重要程度会表现出不一样的情况,比如,有的地方的家庭认为高昂的聘礼是属于买卖交易中的买断,及买断我的女儿。这样的事情以一个比较典型的参照来说,就比较清楚了。比如在ZF机关公务员的送礼文化,这里面本来就存在礼和不正当交易的两面性。
其二:
在供求分析的视角,中国人口结构的失衡为婚姻的消费或者聘礼等一系列经济行为,埋下了高昂彩礼的伏笔。对于出现“天价彩礼”现象的原因探讨时,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院张翼表示:有这样三个原因,一个原因就是在人口结构上由于出生性别的影响,现在开始女性的短缺逐渐显化。物以稀为贵,越来越稀少!第二个情况就是由于人口流动所造成的,就是这样农村女性,适婚的女性的人口大量降低,使得这个婚姻市场的竞争越来越强化,引起了这样一些竞争越来越厉害。第三个原因是彩礼文化的影响,也就是对于女方家来说,如果收不到彩礼,就感觉没有颜面,别人看不起。那对于男方家里来说,如果自己条件好,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娶到更好的媳妇,宁愿出更多的彩礼,也要把这个媳妇娶回家。如此经过这个市场的竞争以后,大多数的彩礼价格都处于一个飞速上涨的态势。
供需不平等是一个被指责的重要原因,比如说在天价婚礼的事情上,当地人口的失衡和家庭收入原因使得本地青年娶不到外地的女孩而只能通过高价娶本地姑娘。另外一个现象的存在是只要在外地工作找到的对象,都不会出现这种极端的情况。人口的流动性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个诱因。
中国青年报在最近也连续报道了四篇《中国农村剩男现象调查》,成为我们窥探农村社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第一篇:
http://zqb.cyol.com/html/2016-02/23/nw.D110000zgqnb_20160223_1-05.htm
第二篇:
http://zqb.cyol.com/html/2016-02/24/nw.D110000zgqnb_20160224_1-05.htm
第三篇:
http://article.cyol.com/news/content/2016-02/25/content_12216646.htm
第四篇:
http://article.cyol.com/news/content/2016-02/26/content_12220633.htm
其三:
在婚姻消费角度来看,婚姻是双方共同的经济行为,由男方或者女方还是双方共同承担婚姻所需要的消费,或者是由延续下来的传统,男方在礼上更应该承担起整个经济消费的需求?
这里面存在商榷的地方很多,它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受教育程度以及价值观念有关。
其四:
长辈的婚姻观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已经成为过去,但是父母的价值观念依然左右儿女的婚姻情况。经管之家坛友dok11在很早的时候写过“爱情经济学”的文章,其中就讲到了“原理七: 父母干预有时可以改善爱情结果”:为什么我们需要父母干预呢?一种回答是,孩子需要父母来保护它。只有得到了保障,爱情才能运行。但是,还有另一种回答。ZF干预经济的原因有两类:促进效率和促进平等。尽管父母通常会使爱情有效地配置资源,但情况并不总是这样。经济学家用市场失灵(marketfailure)这个术语来指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我们说ZF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并不意味着它总能这样。学习爱情经济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助你判断什么时侯父母的干预对你有利。
总之,婚姻的自由在很大程度上是不自由的。比如,聘礼的事情一般都是父母在操持,女孩子很少主动的表示自己的愿望。父母的另一个观念会认为,聘礼带来了婚姻的保障和幸福。
先说到这。
个人随笔,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