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通过全球贸易与投资密切关联,潮流滚滚向前。相应地,企业经理往往将全球化视为不可避免的强大力量而敬畏不已——说得好像是一项科技突破,如果跟本公司扯不上就说全球化会改变世界未来潮流。他们常常自认为是全球化的佼佼者,就像发掘和征服千里之外的处女地任务的探险者。
对于全球化能给所在公司带来多少盈利,企业经理人也非常乐观。他们渴望两位数的销售增长潜力。只要将业务转移海外就有望将降低至少一半成本的机会也实在吸引人。于是,他们率领公司踏入了全球市场,寻找无尽的财富。
然而,机会跟现实往往不是一回事。虽然全球化会带来希望,但也艰险重重。
管理者常常发现不了风险,有时则会忽视。遗憾的是,在这个奉行全球战略的高风险世界,企业很难将潜在收益转化为实际盈利。大部分公司没能调整好自身定位,无法充分利用全球化的优势,不少公司还在全球化探索之路上遭遇惨败。
中国就是个全球化探索时要警惕的地方。这个国家拥有13亿以上的人口,市场潜力也是亿万级别规模,开拓中国市场足以令任何一位经理人两眼放光。中国的潜力看似是无穷无尽的。
可要是进一步调查就会发现,西方企业在中国遇到的挑战巨大。
第一道障碍来自经济。自1979年向全球贸易和投资开放国内市场以来,中国的经济取得长足进步,但中国国内经济体制和基础设施的发展仍然落后于西方。
第二道障碍在文化方面。例如中国消费者和西方消费者的偏好很不一样,西方企业想取悦中国消费者就有点困难。
第三道障碍源于政治层面。中国的地方和全国政治网络错综复杂,西方企业想处理好各方关系并不容易。
鉴于所有这些因素,通用电气的首席执行官杰夫· 伊梅尔特得出这一结论:“中国市场是很大,但很难下手。”
沃尔玛就在征战中国的过程中收获了惨痛的教训。自从1996年在深圳开设首家超市以来,沃尔玛一路困难重重,体现出沃尔玛压根不了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
来源:财富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