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942 4
2016-03-06

简述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附:

一、没有学历,没有单位,你就无法发表论文,同时又到处都是代写论文的广告,如果我有观点,观点是正确的,而我对于学历与职称没有一丝丝兴趣,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做。

二、下文只是简略的分析,因为我知道网络阅读环境的随意性,但是简略不等于简单,如果你认为下文过于简单,那是你想的太简单了。

三、唱赞歌人人都会,但是唱赞歌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所以不要以为一味地唱赞歌就是好事,而唱衰中国经济就一定是不好的。

四、希望在这里能够找到观点认同者的帮助。

一、生产效率不断提升最终会迫使供给放弃满负荷运行

工业革命初期,由于劳动力价格过低,工人为了获得更多的收入,不得不加班加点工作,虽然生产效率并不是很高,供给的相对过剩依然不可避免。如果我们把工人正常工作时间产生的产品供给能力定义为供给的满负荷运行,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工业革命初期工人加班加点的工作是供给的超负荷运行。

工业革命初期由于工人工资过低,为了获得更多的收入,工人需要加班加点的工作,所以提高工人工资让工人获得更高的收入,是能够缓解工人加班需求的,而缓解工人加班需求也正是减少供给的运行负荷。在这一点上,传统经济理论的理解是背道而驰的,不管是斯密还是凯恩斯,传统经济理论都认可的一个观点是,当经济危机发生的时候,我们应该降低工人实际工资,降低工人实际工资等于增加供给的运行压力,本来供给已经处于过剩状态,所以降低工人实际工资根本就是背道而驰,这样做根本不能缓解供给过剩这一经济基本面潜在的危机。

传统经济理论之所以不能理解在经济处于危机状态时,提高工人工资是源于一个认识,就是提高工人工资会迫使企业停产、工人失业,引发经济危机,但是他们忘了分析雪崩似的供给过剩的形成过程,实际上严重的供给过剩,并不是一夜之间就可以形成的,而是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超负荷运行,这一结构性过剩状态下滚雪球似的,日积月累而形成的,所以说,提高工人工资缓解供给压力早就应该进行,而不是在形成雪崩效应之后才考虑的事情。

我们知道生产效率会随时代发展不断提升,同时,工人需求也会随着收入提高、时代进步而上升,但相对而言,需求的上升总有一个上限,而生产效率的提升几乎是无限的,因此,随着时代的推进,满负荷供给大于总需求是大势所趋,这就是本文所要阐述的观点之一:生产效率不断提升最终会迫使供给放弃满负荷运行。

完全就业意味着供给满负荷运行,所以供给不能满负荷运行意味着不能完全就业,但是不能完全就业的就业环境与就业需求如何取得平衡呢?这就是目前世界各发达国家面对的最大问题,因为越是发达国家,生产效率越高,所以越是不能让供给满负荷运行,就业问题就永远也无法解决。自上世纪以来欧美等发达经济体不正是如此吗?另外,所谓中等收入陷阱,实际上是不发达经济体在走向发达经济体时,生产效率上升了,而劳动力价格仍处于低位导致的供给严重过剩,最终摧残了整体经济的现象。

二、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1、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发展可谓一路高歌,但是,事实上我们似乎并没有搞清楚中国经济发展迅猛的内在真实原因。中国过去三十年经济一路向好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不妨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来分析,中国过去三十年的供给与工业革命初期的英国是一样的,与陷入“失去的十年”之前日本的经济也是一样的,都是供给超负荷运行,因为不管是在珠三角还是在长三角,工厂都是加班加点的,很少有正常八小时上班的工厂,如果有,那也是即将倒闭的工厂,因为加班加点是常态,没有加班就是非常态,没有加班收入,就无法留住工人,企业最终难逃倒闭的命运。与工业革命初期的英国不同的是,第一,外部环境,中国前面有广大消费市场的经济高度发达的美国,有欧盟,有WTO组织,这些英国都没有,英国当时正处于世界的前端,外部市场根本没有形成。第二,内部环境,不管是从人口规模,还是从国土面积看,英国都只能算是小国,小国的运行周期当然比不上大国,另外,需求的落差太大,怎么说呢?三年前中国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现在到处是高速公路;三十年前中国的城市是很破旧的,现在不要说城市,就连农村也是楼宇林立,这些都是过去三十年生产的产品。所以中国之所以能够持续三十年高增长,没有这些市场需求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

2、未来三十年中国经济展望

2015年中国经济已经出现放缓迹象,这是中国经济发展必然要面对的问题,因为中国的劳动力价格过低,所以供给负荷压力太大,而不管是外部环境还是内部环境,都已经无法建立与之匹配的需求市场。在面对这种情况时,虽然政府也会采取一些措施,比如积极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但是,我们没有在最好的时机提升劳动力价格,来缓解供给负荷压力,所以未来三十年中国经济会像日本一样,陷入低迷的泥潭而挣扎不起,也根本不存在什么“中国模式”与“人口红利”这样的无稽之谈,避免这一结局的唯一方式是采用一个全新的理论体系,不会有第二条路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3-6 16:34:13
欢迎发贴,欢迎争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6 19:36:31
"当经济危机发生的时候,我们应该降低工人实际工资,降低工人实际工资等于增加供给的运行压力,本来供给已经处于过剩状态,所以降低工人实际工资根本就是背道而驰,这样做根本不能缓解供给过剩这一经济基本面潜在的危机。"
这段不太明白,导致后面都没能看懂,能详细解释一下为什么经济危机发生时应该提高工人工资吗?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7 14:12:10
joshuab@yeah.ne 发表于 2016-3-6 19:36
"当经济危机发生的时候,我们应该降低工人实际工资,降低工人实际工资等于增加供给的运行压力,本来供给已经 ...
实际上我们可以这样去思考,第一,只看供给面,不看需求面,不然会越搞越糊涂,第二,把差距扩大。比如说工作一天只给你一顿饭的钱,那么你只有加班加点才能获得一日三餐,供给是不是增加了,这就等于说劳动力价格越低,供给负荷越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7 14:27:38
之鱼2016 发表于 2016-3-7 14:12
实际上我们可以这样去思考,第一,只看供给面,不看需求面,不然会越搞越糊涂,第二,把差距扩大。比如说 ...
另外非常高兴你的阅读,也希望有更多的交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