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八区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1788 0
2011-10-20
在国内经济转型、国际经济再平衡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处于弱周期状态。中国经济将呈现较高增长、较小波动、增长点更趋多元化的弱周期特征。

  在关注风险的同时,新增长力量使得我们没有必要对中国经济前景过于悲观。从投资转型的角度看,这主要集中在民间投资、中西部、二三线、装备升级投资以及消费性投资;从出口转型的角度看,这主要体现在出口的结构升级以及来自新兴市场出口的增长。

  短期而言(3-9个月)需要我们关注和确认的是三个方面的拐点:增长拐点:可能在明年1、2季度之间。通胀拐点:高企的通胀可能要到明年4月份才能回到国家调控目标之内。政策拐点:在需求缓慢减速的背景下,政策将于相当长时间处于稳定期。如果出现需求大幅度回落,政策可能会松动,以定向放松为主。时间点或在明年1、2季度之间。

  原因及逻辑:

  1.两大因素决定中国经济将在相当长时间处于弱周期状态。

  从国内看,经济转型开始对经济产生实质影响。一方面发展重心从速度转向质量、资源要素价格提高等将降低增长速度;另一方面民营经济、中西部、消费条件改善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稳定性。

  从国际来看,金融动荡加剧,经济增长乏力,全球经济恢复期可能延长。次贷危机阴影仍未走出,欧美再陷主权债务危机。财政政策空间不大,货币政策基本上也将用到极致,但经济仍难见起色。中国经济高增长的外部环境也已发生变化。

  2.新增长力量使得中国经济不会太悲观。

  中国经济可以实现转型和增长的统一。在发展方式转型中悄然出现的新的增长点既是弱周期中的增长亮点,也是中国经济应对外在冲击的希望。

  由于中国经济的波动仍然主要取决于投资和出口的波动。新增长力量更多体现在投资和出口方面。

  3.短期(3-9个月)而言,需要我们关注和确认的是以下三方面的拐点:

  政策拐点:政策节奏取决于增长和通胀。年内增长问题不大,通胀回落但仍在高位,因此政策放松的可能性不大。鉴于受地产调控的影响、世界经济增速下滑的影响,明年1、2季度经济增长率超预期下滑的概率较大,同时届时CPI涨幅也将回落到ZF容忍范围(4%)以内,明年1、2季度之间政策放松的概率较大。放松的方式将以定向放松为主,在资金方面,会先下调中小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比率,在项目方面,加大转型性投资开工和扶持力度。

       增长拐点:过去4个季度中国经济增长9.6%、9.8%、9.7%、9.5%,呈现出经典的软着陆的特征。现在市场关注的焦点是未来是会继续延续需求慢落的格局,还是需求会出现断崖式回落。

  基于对投资和出口的判断,4季度经济增长问题不大,风险或在明年。一是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可能在四季度体现,其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可能在明年。二是就房地产投资来看,现在销售、新开工和投资情况不错,按照销售领先于新开工和投资5-7个月的周期来看,房地产投资大幅度回落的风险也集中在明年。

  通胀拐点:7月份是今年通胀的高点。考虑到国家明确表示希望物价回落的幅度大些,只有CPI涨幅回落到国家容忍范围(4%)之内,政策紧缩的压力才能缓解。基于对周期性因素、输入性通胀因素和转型性因素的分析,预计要到明年4月份左右CPI涨幅才能回落到4%左右。中非贸促会(www.chnafrica.or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