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2025 0
2016-03-07

自然与人-28.12   四川低涡也是青藏高原对大气环流影响的典型产物

李开乐

    摘要:低压槽跨过高原后向云贵方向移的冷空气如猛虎下山,会很快向东南移入南海。向正东移动的低压槽,过高原后就明显加深,甚至形成“低涡”,冷空气在低涡附近强烈旋转下沉,并激烈搅动周围暖空气上升。“四川低涡”常给高原以东地区带来很多降水。

    西风急流被高原破开分为南北两支的现象,实际上是指高空中低层的情况,急流在高空中层偏上及上层的部分并没有被破开。不过,没有被切断为南北两段的上层高空低压槽,爬上了高原之后都会减弱,有时就见不到了(高原上的观测记录也太少而使它不容易被发现)。在“自然与人-28.5”就说过了水平气流爬上了山就形成了高压脊。按照这个道理,当然低压槽爬上了山就是被减弱或填平了。低压槽滑过了高原后又会重新加强,甚至在低层850、700百帕层次还经常被加深到出现了“低涡”(参见图28.12)。
    随着低压槽的东移跨上了高原,急流中的冷空气就会被向下压和向南拖,直接与高原上很不平坦的地表面强烈地摩擦而过,将急流中的软弹力势能尽量多的归还给地球自转。在地面天气图上几乎无法见到高原上有像彩图28.7那样明显的冷高压环流系统,但可以见到正变压区。如果高原上出现了成片的正变压区,那就说明了高原上已经有低压槽经过和冷空气到达高原。这种情况跟北面来的冷空气并不一样,它的速度非常快,冷空气会顺着云贵一带的横断山脉向着东南方向狂奔而很快影响到广东沿海,并引起了海面大风。这是因为冷空气一离开高原之后,就会有如猛虎下山,所以速度快得很。
    擦过了高原地表面而向正东方向移动的冷空气,会在“低涡”附近强烈旋转下沉。“低涡”起到快速将冷空气抽吸到地面的“管涌”作用,同时也激烈搅动了周围的暖空气上升。一般地说,不仅下沉了多少冷空气就会相应上升了同量暖空气,而是由于地面对于下沉动力的反冲作用所产生的惯性,还会拉动了更多得多的暖空气上升,从而才逐渐释放掉能量;“低涡”对四周空气的负压吸集作用,又会使周围暖空气向中心汇集而上升;上升暖湿空气的水汽凝结释放了潜热,也会使上升空气更加上升。气象中的“四川低涡”就是这种性质的“低涡”,所以它往往给四川及其以东地区带来了很多降水。
    从“自然与人-28.5~28.12”可显见,较高纬度的乌拉尔一带的山脉影响了高空急流,酝酿了中国境内冷空气和寒潮的暴发。青藏高原也影响了高空急流,造成了小股而快速的冷空气从正西路影响了中国的南方,还产生了南支波动和“低涡”等,带来了不少降水。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地形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正因北半球的地形比南半球复杂得多,才使北半球的气象变化比南半球更加复杂而丰富多彩。从南北半球的气象差异就更充分说明了地球自转与大气环流之间通过地形不断地进行着彼此的能量交换。气象人如果不正视这种能量交换,就始终抓不住大气运动的本质,从而只能永远停留于经验性质,始终无法将大气科学理论提高到揭示大气运动本质规律的理性认识水平。

图28.12.JPG


图28.12:急流上层越过高原后流场示意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