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怡:经济转型的成本谁买单
2016年03月07日
|
穿梭中港台
许家印,中国一家民营的地产企业,恒大地产的创办人,董事长,也是全国政协委员,在3月6日下午的记者会上,他在表达对中国楼市的预期时说,“如果国家的经济增长是在7.5%和8%之间,我认为,一线城市房价到年底将达到10%以上的上涨,二、三线城市房价到年底将达到5%以上的上涨。我们拿地会考虑这个预期,进行我们的决策。”
许家印接着又说,“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总理报告中提到,去年的经济增长6.9%,我认为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会超过7%。我们非常有信心。”
和许家印一同受访的还有其他四位政协委员,其中,包括包括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厉以宁、易纲等人。
恒大地产是一家香港上市公司,目前的市值约在798亿港元,在民营的地产企业中,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他在中国更为著名的投资不是他主要分布在三四线城市的商品住房和一些商业地产项目,而是“恒大足球”。
安排许家印出场,主办方的意图希望透过他来对楼市做信心喊话,但是,仅就楼市而言,许的意见并不是一个会被视作权威的意见。因此,许的出场,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是“政治正确的安排”。
而这正是市场人士感到忧心的地方,“政治正确”成为先决条件,是现在中国经济面临的一个很大的困惑。
最新数据表明,中国的工业和服务业仍在持续放缓,市场对预期仍然充满忧虑,人民币贬值和2015年的股灾加速了资本的外逃,但是,似乎并不能因此就判断中国的经济情况只会更糟糕,中国经济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因此,政府在处理经济问题上,可以运用的手段很多,就如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发改委主任徐绍史说的,中国政府的“政策储备是充裕的”。
这个可以在总理李克强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到答案,为了提振经济,2016年,中国政府除了会透过扩大财政赤字来减少行业税负,还会继续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对市场的投入,这其中,令市场人士瞩目的还包括一些短期的强刺激计划,像是投资基础设施建设,铁路投资8000亿元以上,公路投资1.65万亿,此外政府还有其他的公共建设投入,官方媒体还从反映中国国家战略意图的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摘出了未来五年中国计划实施的100个重大工程及项目,这些项目涉及科技、装备制造、农业、环保、交通、能源、人才、文化和教育等领域。
对很多分析人士来说,这很难不联想起2008年的4万亿提振经济计划。现在很多分析都倾向认为,4万亿造成的是流通性过剩和重复投资,带来的一个后果是拖慢了结构调整的速度,“让该被淘汰的多活了几年,让该出头的晚了几年”,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助长了腐败。
在市场人士看来,这又像是1次以口号和搞运动的方式来推经济,从去产能丶清库存开始,就已经导致失业加剧和买房困难,现在,看起来新投资的方向太多,目标太广,样样都对,但又不成体系,而且与目前现实有相当距离,因此,很多市场人士觉得执行结果不好预期。甚至有市场人士由去年的股市震荡,表达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政府的政策和市场总是脱节的?”
但是,这样的疑问,是不见容在公共平台上进行理性讨论的,一些意见领袖开始被逐出社交媒体,禁止发声。对舆论的管控范围也远远超过了意识形态控制,一些有争议的公共政策领域的讨论,也被摈除在政治生活之外。
这正是现在中国政治生活中最吊诡的地方,人们都试图用极端的,甚至是夸张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在政治上对领导核心的忠诚,尽管有些做法在一些政治观察人士看来,至少在意识形态上,悖离了三十年前中国启动改革开放,是为了建设好现代化国家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