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6-3-10 16:20:4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10 16:28: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10 16:31:4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10 16:33:42
叶风尘 发表于 2016-3-10 14:40
最好别用符号,我看书少,还得现查。原则上讲,剩余价值和固定资产的投入没有直接关系,剩余价值是由剩余 ...
你连最起码的剩余价值的剩余是什么的剩余都不知道就乱解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12 10:22:49
213.pn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12 10:30:09
上图是人大沈教授在论价值转形中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关系中的一段,我请问一下,其中的第7和第8两式的左面a1*c1+a2*v1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说我们用第二部类的价值价格转换系数去乘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是什么意思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12 10:34:08
第7项及第8项中,式左,我们用第2部类的价值价格转换系数去乘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用第1部类的价值价格转换系数去乘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是什么意思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12 10:38:04
qi509 发表于 2016-3-10 16:33
你连最起码的剩余价值的剩余是什么的剩余都不知道就乱解释。
很好,不存在的东西,当然无所谓乱解释,既然不能乱解释,说明你是认为它存在的,至少你是一个明白人,那么请您解释一下上面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12 10:40:02
为什么在帖子中出现某某大学,或者某某教授的文字,我们论坛一律屏蔽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12 10:51:39
crj302 发表于 2016-3-10 15:57
搞价值转形不会弯弯绕可就要抓瞎了,别人都还没绕晕,你就先晕了,我是过来人。
上图的几个等式没绕明白,请帮忙来绕绕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12 11:48:29
1907年,德国柏林大学教授鲍特凯维兹提出自己的价值转形模型:
(xc1 + yv1)(1 + p) = x(c1 + v1 + s1)
(xc2 + yv2)(1 + p) = y(c2 + v2 + s2)
(xc3 + yv3)(1 + p) = z(c3 + v3 + s3)
其中,ci、vi、si(i=1,2,3)分别为第i部类的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x、y、z,分别为三个部类的价值生产价格转换系数,P为生产价格形式的平均利润率。
那么其后所有研究价值转形的学者,完全都是沿用了这个思路,包括我们在上面截图的。这个算式首先就是有一个致命的错误,利润总和等于剩余价值总和,但是价值总和价格总和是不相等的。前面那个教授玩了一个数学手段,就是他多弄出来一个剩余价值,社会接受的剩余价值,再加上最终实现的剩余价值,其实这完全是自欺欺人的一种数学游戏,既然社会接受了,却不能实现,这种奇怪的东西在现实中是想象不出来的,它根本就不存在。
那么我们下面指出这个基本方程的几个根本错误:
1这个不同部类的转形系数完全是假想出来的,你有什么理由认为同一部类的生产真的存在这么一个系数?
2现实中,可变资本是不会对利润产生影响的,因为工人的工资部分根本就不会进入到前期投入中,一般都是摊入当期成本,直接从收入中划走的。
3真正的转形,不是发生在不同部类之间,也就是不是这种垂直意义上的转形,而是水平意义上的转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12 11:51:20
不让我说话啊,几年不来,斑竹认生了!一段段粘吧!
1907年,德国柏林大学教授鲍特凯维兹提出自己的价值转形模型:
(xc1 + yv1)(1 + p) = x(c1 + v1 + s1)
(xc2 + yv2)(1 + p) = y(c2 + v2 + s2)
(xc3 + yv3)(1 + p) = z(c3 + v3 + s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12 11:52:10
其中,ci、vi、si(i=1,2,3)分别为第i部类的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x、y、z,分别为三个部类的价值生产价格转换系数,P为生产价格形式的平均利润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12 11:52:53
那么其后所有研究价值转形的学者,完全都是沿用了这个思路,包括我们在上面截图的。这个算式首先就是有一个致命的错误,利润总和等于剩余价值总和,但是价值总和价格总和是不相等的。前面那个教授玩了一个数学手段,就是他多弄出来一个剩余价值,社会接受的剩余价值,再加上最终实现的剩余价值,其实这完全是自欺欺人的一种数学游戏,既然社会接受了,却不能实现,这种奇怪的东西在现实中是想象不出来的,它根本就不存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12 11:53:44
那么其后所有研究价值转形的学者,完全都是沿用了这个思路,包括我们在上面截图的。这个算式首先就是有一个致命的错误,利润总和等于剩余价值总和,但是价值总和价格总和是不相等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12 11:54:50
前面的作者用了一个数学手段,就是他多弄出来一个剩余价值,社会接受的剩余价值,再加上最终实现的剩余价值,其实这完全是自欺欺人的一种数学游戏,既然社会接受了,却不能实现,这种奇怪的东西在现实中是想象不出来的,它根本就不存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12 11:55:51
前面的作者用了一个数学手段,就是多弄出来一个剩余价值,社会接受的剩余价值,再加上最终实现的剩余价值,其实这完全是一种数学游戏,既然社会接受了,却不能实现,这种奇怪的东西在现实中是想象不出来的,它根本就不存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12 11:56:26
前面的作者用了一个数学手段,就是多弄出来一个剩余价值,社会接受的剩余价值,再加上最终实现的剩余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12 11:57:00
其实这完全是一种数学游戏,既然社会接受了,却不能实现,这种奇怪的东西在现实中是想象不出来的,它根本就不存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12 11:57:20
其实这完全是一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12 11:57:54
数学游戏,既然社会接受了,却不能实现,这种奇怪的东西在现实中是想象不出来的,它根本就不存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12 11:58:31
数学游????戏,既然社会接受了,却不能实现,这种奇????怪的东西在现实中是想象不出来的,它根本就不存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12 11:59:09
那么我们下面指出这个基本方程的几个根本错误:
1这个不同部类的转形系数完全是假想出来的,你有什么理由认为同一部类的生产真的存在这么一个系数?
2现实中,可变资本是不会对利润产生影响的,因为工人的工资部分根本就不会进入到前期投入中,一般都是摊入当期成本,直接从收入中划走的。
3真正的转形,不是发生在不同部类之间,也就是不是这种垂直意义上的转形,而是水平意义上的转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12 12:29:04
叶风尘 发表于 2016-3-12 10:38
很好,不存在的东西,当然无所谓乱解释,既然不能乱解释,说明你是认为它存在的,至少你是一个明白人,那 ...
它根本就不存在你让我解释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18 16:23:10
叶风尘 发表于 2016-3-12 11:57
其实这完全是一种
价值转形问题的一种解答

https://bbs.pinggu.org/thread-3990495-1-1.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27 07:05:06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