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6372 38
2016-03-14
“学风的纯正、学术的创新,是国家科技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根本动力所在。”在接受中安在线记者专访时,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大学原党委书记黄德宽谈到当前的学术论文抄袭、学术造假问题时表示,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有赖于由科技人员潜心、长期地探索研究而取得的原创性成果。一个没有进行过原创性研究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位真正的学者。  “现在学术界确实存在着急功近利、不择手段、学术不端的情况,严重的是公开抄袭,其次就是写那些没有什么真正创新意义的作品。”黄德宽说,无论是非常恶劣、浅层次的公开抄袭,还是写不痛不痒没有创新意义的所谓论文论著,实际上都是对国家和社会资源的浪费,对个人来说没有好处,对国家的学术发展和创新也没有意义。
  “学术造假、学风不端是全世界都有的问题,但在我们国家多次发生甚至面积比较大地出现,这就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黄德宽认为,尤其应该反思我们的考评体系,“我们到底应该怎么衡量一位科研人员、一位学者的价值,是用成果数量来衡量,还是以成果的创新、质量来衡量。我们是引导学者坐冷板凳,通过长期努力,真正克难攻坚地取得学术的进步,还是把学者引导到为了眼前名利不择手段的路上。”黄德宽说,解决学风不正的问题,一个合理的考评体系非常重要。他建议,通过考评机制的改进,扭转当前的学术功利化倾向,让研究人员能够潜心做学术,而不是通过做假获取名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3-14 09:00:10
建议一块裁撤不痛不痒的期刊,以及除高校和研究所外的各种职称评审制度,更浪费且消磨人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14 09:15:05
至少专科学校之类的不能版学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14 09:15:39
fumingxu 发表于 2016-3-14 09:00
建议一块裁撤不痛不痒的期刊,以及除高校和研究所外的各种职称评审制度,更浪费且消磨人性!
建议很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14 09:42:13
建议砍掉一些浪费国家和社会资源的学科,如教育学、哲学、社会学、历史学、行政学、法学等,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学术资源的无效使用和浪费。许多期刊、岗位是围绕这些学科来分配资源和布置生产的,而这些学科却大量从事着无效的、重复的或低效率的知识生产,除了满足从业者的生存需要外,对整个国家和社会没有太大的意义,反而占用和耗费大量的资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14 09:48:44
fumingxu 发表于 2016-3-14 09:00
建议一块裁撤不痛不痒的期刊,以及除高校和研究所外的各种职称评审制度,更浪费且消磨人性!
核心问题在于:
1、上峰要用一种合乎理性(其实是工具理性)的方式来管控思想界知识界
2、于是数字化管理(类似于GDP增长模式)的思路和程序就出来了
3、这个程序至少有2大好处:一是看得见,把无形的知识有形化了,行政人员好评价;二是可以随时调整,降低了管理成本,参赛的人多呢,把杠杠抬得高一点,参赛的人少呢,再把杠杠放下来
4、于是,核心期刊出现了,四级教授三级副教授之类的职称体系出来了,长江黄河珠穆朗玛学者出来了,国家省地级课题项目出来了,这些都是“流”,而不是“源”
5,最终结果:年轻人评职称必须进入这个体系,中年人养家糊口也得如此,快退休的愿意干就干不愿意干提早滚蛋。。。。。

不知我的解释清楚不清楚,当然我是预设了一个类似于“阴谋论”的大前提。但是你可以倒推出另外一个源头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