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2680 2
2009-04-24

    本文基于FFJR在1969年的文献中所提及的事件研究方法对沪深两市36家上市公司季报公布前后股票收益率变动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每天的异常收益率在事件窗口中表现比较平稳,而每天累积的异常收益则具有明显的趋势,投资者在季报公布前后能获得显著的异常收益,反映出我国资本市场尚未达到半强有效。文章在最后指出一国应加强资本市场独立性的建设,有利于增强资本市场对宏观经济周期的超前预示作用。

2005年6月份中国股市达到了一个历史的低点998点,从这个低点开始,借助于中国申办奥运的成功等宏观经济面的利好消息,中国股市开始了长达两年多的牛市,点数扶摇直上,屡创新高,到2007年10月份已达到历史最高点6100多点。紧接着这轮牛市的又是一段漫长的下跌之路,上证综指的点数从6100多点的历史最高点一路下跌,直到2008年10月份的本轮目前调整的最低点1600多点。

在这期间,政府有关部门出台了很多相应的措施,如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等间接的措施。同时也出台很多直接针对股市的措施,如印花税调整、股指期货的推出等。在这里,就谈到了一个政策事件对股市影响的问题,国家出台的这些政策是想达到一种什么样的效果,而股市又是如何对这些信息作出相应的反应。企业所公布的财务报表所显示的信息是如何传导到股市,进而对证券的价格产生影响。本文所研究的正是股市对信息的一种反应。在本文进行相关研究前,国内外已经有很多学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市场有效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资本市场最为基本的研究问题,很多金融问题都是基于有效市场这个基本假设的。研究股市对信息的反应程度可以为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提供依据,也可以为机构投资者进行理性投资、价值投资提供理论基础和操作策略。

结论:

我国股市成立初期就配备了最为先进的电子竞价系统,在短短的十几年内走过了西方国家几十年的发展进程,迅速向弱式有效转变。但是,受制于我国特有的经济制度,我国股市还不具备成熟西方资本市场所具有的宏观经济“晴雨表”的作用,还难以反映真正的经济周期,股市的涨跌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国家政策的影响。

对股票市场有效性的研究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今世界正逐步走向金融化,金融业的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特别是全球经济联动性的增强,国际金融资本对我国的冲击,使得我国更应该把金融业的健康发展提到一个新的高点。

在这里,我想要进一步强调的是应该增强我国股市的“独立性”,一个“为政府马首是瞻”的股市难以反映出大众对宏观经济的预期,也就难以作为一个独立的指标,对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有效的参考,也难以反映出证券的真实价值。一个“政策市”如同一国的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一个机构而存在,一个不具备相当大独立性的央行难以制定出有效的货币政策,同样一个不按市场规律来运行的股市也难以真正反映出宏观经济周期的变化。

一国股市的独立性水平受制于以下的因素:(1)股市面对国家出台的政策不是一味“盲从”,而是有区别的吸收,这在于国家出台的政策能否反映出宏观经济的好坏。(2)股市对宏观经济周期的反应上,是否具有独立于其他经济部门的超前预示作用。(3)一国股市的规模,股市规模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它对宏观经济的反映程度,股市规模越大,就越能够对宏观经济作出有效的反映。(4)一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水平,是否具有健全的经济体制,是否有一批经验丰富的价值投资者,上市公司财报的披露是否及时、充分、全面,是否具有一个权威的财经媒体,能够指导投资的方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4-24 00:23:00
就一简介?全文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4-5 18:26:54
还没有开始股票研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