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其实很容易想到,中国的制造业为中国的GDP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打击最大的就是制造业;另一方面,中国的制造业吸纳了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解决了相当大一部分就业问题,如果制造业垮掉,对中国经济打击太大,一是拖累本已急剧下滑的GDP,二是将有大量农民工和大学生失业,失业率的上升一方面会造成民众收入的下降,需求进一步减少,从而加剧危机;另一方面会造成民众不满、犯罪率上升和社会不稳定,这与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是相违背的;再者,中国正处在转型时期,制造业还大都没有自主创新能力,如果现在就垮掉,对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也都是非常不利的,从长远来看,是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的。
至于为什么政府不救市,我是这么认为的:首先,很多人都认为政府会救市,在中国长久以来形成一种出了问题政府必然会出来干预擦屁股的预期,有了预期对于政府的调控是很不利的,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政府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不救市:1.很多人主张建立股市托盘基金来托市,在07年股市大跌期间,有很多股民被深度套牢,他们是很希望政府来托市的,一旦股市再涨起来,可能有相当一部分股民会选择解套,这是与政府托市目标背道而驰的。2.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成了很多国际资金和热钱的避风港,若政府托市,会刺激这部分资金入市,显然会推高股市,但有可能造成泡沫,中国在6000多点的时候之所以选择打压股市就是怕泡沫破裂会对中国经济产生不良影响,这是有前车之鉴的,例子就是90年代日本的股市泡沫。3.由于中国资本市场透明度不高,监管不善,市场并非有效,并且此次打击最大的制造业类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突显,中小板一直迟迟没推出,直到近期才发布通知,但正式推出可能要到10月份,而且资格审查会很严格,可能只能解决一小部分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大部分中小企业还是要靠银行贷款和政府投资。因此,托市的效果对制造业帮助较小,不如直接将托市的资金用来帮助中小企业来度过难关,这样效果也许会更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24 19:15:13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