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A股和外围市场的走势关联度在增强,比如反映A股和H股相对估值的恒生AH股溢价指数,近几年波动区间就显著缩窄,过去两年都在90至120间波动。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廖料:A股和外围市场走势关联度提高,根本原因是中国经济和外围经济的相关度在增加。比如,1981年至1995年,中国和美国PPI年度走势的相关系数为负0.22,而1996年到2010年其相关度高达0.92。A股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流通股占比很低到全流通,A股未来的估值和走势或更多地借鉴海外市场的经验。
年初我们判断恒生AH股溢价指数走势上半年围绕100波动,下半年波动区间上升至110左右,目前来看和市场的情况比较一致。长期来看,由于A股相对封闭且股价和盈利都以
人民币计价,没有汇率风险,A股相对H股溢价20%是相对适合的水平,对应于恒生AH股溢价指数在120左右。
2010年由于A股流通股占比提升快且市场风格偏向中小盘股,因而A股相对H股溢价逐步走低。今年情况有所改变,因而A股相对H股的估值会有所回升。不过,由于
港币当前的利率水平比人民币低很多,因而A股相对H股的估值不会上升得很快。未来一段时间,当恒生AH股溢价指数在100附近时,A股投资机会好于H股,而当恒生AH股溢价指数在120附近时,H股机会或许更好。
证券时报记者:自从标普降低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后,人民币升值似乎进入“加速跑”时代,当前已经突破6.38关口,市场上有一种声音认为,在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的背景下,今后汇率政策工具或将在中国诸多货币政策工具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对于这种趋势,你觉得将给当前股市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廖料:历史经验表明,一国货币在第一轮升值时对股市会有非常大的刺激作用。因而2005年汇改造就了A股持续两年多的大牛市。但是,经过第一轮升值后,未来货币走势和股市走势的关联度弱化,1990年至1992年
日元兑
美元升值但日经指数下跌,而1993年至1995年韩币升值韩国股指却是上涨的。
相比人民币现货的升值,无本金交割远期
外汇(NDF)市场上反映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和股市走势关联度更高。2008年以来,NDF市场上1年期人民币NDF反映的升值预期走势,与
上证指数[2528.28 -1.09%]走势相关性高达0.81:当NDF市场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强时A股走势向好,而当NDF市场人民币升值预期减弱时A股走势偏弱。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3.5%,过去1年升值超过6%,但当前NDF市场预期未来1年人民币升值幅度只有1.5%左右,8月初升值预期一度只有0.5%,反映海外机构对于中国经济未来能否持续高增长信心并不是很足。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至今尽管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较快,但由于美元相对其它货币贬值更快,人民币有效汇率实际上是跌的,人民币升值对外贸影响并不大。未来如果美元反弹,那么中国外贸的压力会更加明显。
证券时报记者:有一些美国投资界的人士注意到,类似的“A股、美股联动”案例近年来已明显增多。比如去年的钾肥收购战和云计算热潮,都在A股市场形成了持续的阶段性热点,相关个股的表现也非常引人注目。这一方面说明了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与全球日益接轨,同时也提醒我们,应该具有更开阔的眼界和投资思路。你觉得美国市场的中国概念股与国内股市有关联吗?
廖料:金融危机后,
中小板指[5585.16 -0.98%]数一度突破2007年高点创出历史新高,但上证指数走势却不如人意。上证指数在政策调控导致的流动性偏紧的情况下,并没有很好反映出中国经济的走势。
美国市场上有一个反映中国概念股走势的指数叫纳斯达克中国指数,它由在纳斯达克、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国公司组成,包括
百度、新浪,也包括中国 移 动等国企公司。有数据以来,该指数和国内中小板指数走势趋同性非常高。这样的走势表明,海外投资者和内地投资者的投资方向整体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而中小板指数或许更代表了中国经济的方向。
我们还发现,A股市场走势往往在美国的中国概念股之前。海外的概念,比如年初美国的中国概念股TMT(科技、媒体、通讯)泡沫在国内没有引起共鸣,而去年的
稀土概念却从中国传导到了美国的相关中概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