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209 0
2009-04-25

怎样解决高储蓄的问题

看过一篇文章,提到现在中国的问题是储蓄率太高,现时GDP的增长是政府投资/开支所推动的,消费并没有被拉动。可是高储蓄是中国人的美德,习惯不容易改变。那么,有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我想到一个方法,希望跟大家分享。方法就是用买保险代替现金储蓄。

首先要澄清,我不是保险业的,我的言论没有利益冲突。现在的模式是怎样的?老百姓赚钱,然后把钱放到银行里,每年收利息,到老了,可以用来看病养老。而银行集合了很多钱以后就贷出去,银行的投资行为是被动的,据我理解银行不会主动找一些项目去投,只是贷款,而且银行管贷款的估计不是投资专家,因为只管人家有没有能力还钱就是了,银行更加不会主动做一些风险投资。这样的话很难做到增值效果。

如果换种模式,就是老百姓把钱放到保险公司里,买一些医疗保险、年金、人寿等等,这部分的钱原本是老百姓用来养老看病的。老百姓一般可以拿到比储蓄利率高的回报,如果生病了,退休了,就可以找保险公司赔。保险公司方面呢?就是把这钱投到市场里,相信投资能力来说,保险公司的应该会比银行的好和专业,而且,保险公司的金钱投放比银行所受监管少,保险公司还可以做一些风险投资。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首先是消费被拉动了,买保险应该可以算是一种消费;二来会创造不少就业机会;保险公司方面,如果真正聘请到人才,可以把钱投放在高增值行业,甚至可以帮助民企升级(这个有点理想,但也不是不可能的)。银行的投资局限于债务投资,而保险公司的投资可以多种多样,债券、股票、基金venture capital、private equity等等,都可以。而且我还是相信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比较强,于是社会的资源会更有效的调配。

那么政府应该做些什么呢?应该适当的开放保险业,引入竞争,是不是外来竞争可以讨论,但最少不要让几家保险公司独大。

老百姓只是把钱从银行转到保险公司,要用时只是从银行提现金变为收赔偿,效果一样(当然实际操作不那么简单)。另一边,专业的投资会带来更好的社会回报。最少,不会像现在这样,多少亿的银行贷款只往国企跑,国企过多的钱就往股市跑,真正需要钱的却半分钱都拿不到,对于实体经济的投放几乎是零,社会的增值效果一点都没有。

最后再次澄清,我的工作跟保险一点关系都没有,只在这里发表以下个人意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