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值得特别指出的是,目前在美、英等国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虽然资本要素所占比重始终占小头,但并不意味着美、英等发达 国家的分配状况更加平等,恰恰相反,资本要素的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虽占小头,但由于资本要素被极少数人所掌握,因此,它所造成的不平等状况是不容忽视的。也就是说,资本收入差距所造成的不平等比其他两种收入差距所造成的不平等要严重得多。
==============================================
甭客气,对您有参考价值就是我的高兴!
我收藏此文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文章的最后这短话。它提醒我们:如果劳动要素收入比重低于这些资本主义国家,那么,许多人就会向往这些国家;而事实上这些国家分配并不是更加平等,而是恰恰相反,“也就是说,资本收入差距所造成的不平等比其他两种收入差距所造成的不平等要严重得多”。这就是说,资本要素独占收益的收益分配方式、制度,是导致不平等、两极分化的关键。
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不搞两极分化,仅仅在文章所分析的“比重”上做调整并不能改变“恰恰相反”的问题,不搞两极分化,就应该在关键环节实行变革、创新——废除资本要素独占收益的分配方式,创建让劳动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新的收益分配制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阶级社会特别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由(生产资料)资本要素占有全部剩余劳动的收益分配方式、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对未来(没有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社会的收益分配方式提出了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的设想。而象我们今天这样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收益分配的方式、原则、制度,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里却没有现成的构想。
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我们已经提出了劳动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思想(15大),确立了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收益)分配的原则(16大),把建立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收益)分配的制度提上了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程(17大)。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贡献!重大创新!和重大突破!(15大),确立了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收益)分配的原则(16大),把建立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收益)分配的制度提上了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程(17大)。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贡献!重大创新!和重大突破!
应该尽快使这一重大创新、突破应用于实践——让劳动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本人在这里有多个谈这一主张的帖子,欢迎察看、点评、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