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先照后证”改革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意见》提出,要大力建设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全国一张网”。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实施企业信用信息统一归集、依法公示、联合惩戒、社会监督。那么,这张网现在建设得怎样了?究竟该如何使用?
企业信用完整画像:众多信息尽收入网
查询企业信用信息是这张网最基本的功能,只要登录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网站或者客户端,按照企业所在辖区选择省份,就能看到企业的各种信息,例如股东是谁、有没有获得相关行政审批,是否具有经营资质等。
对于这张网来说,归集的信息越多、越齐全、越及时,其价值就越大。北京市工商局局长陈永介绍,北京的“一张网”目前已实现55个政府部门和24家行业协会的信息整合,重点归集了全市41家执法单位的近170万条行政处罚信息和市高级人民法院的近400万条司法信息,全市180余万市场主体也已经开始向网站提供信息。
江西省的“一张网”也归集了该省37个省直单位和11个设区市、6个省管县(市)相关单位提供的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荣誉等20类数据426万余条。按照《江西省企业信用监管警示系统数据管理和运行试行办法》的要求,在数据形成之日7个工作日内,各部门要及时将市场主体行政审批即将失效的数据、不缴或欠缴社保金的数据、被行政处罚的数据,企业的抵押信息、享受扶持政策的信息、获奖信息、法院生效判决文书信息、欠贷、欠税、拖欠公用事业费的数据,甚至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等数据归集至“一张网”。
这些信息过去分散在各个部门,普通人很难全面掌握,就像只能看到一个人的局部照片。现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将信息全部归集到一起,形成了360度的全身像。因此,徐晓东将“全国一张网”形容为“企业信用信息的完整画像”。
联动监管效果初显:企业经营更重诚信
信息归集公示、共享共用只是搭建“全国一张网”的第一步,将公示的信息推送到相关部门,实现社会监督、联合惩戒,才是这张网最大的威慑力。
通过“一张网”实现联动监管的目的已初显成效。目前,北京、江西等地的“一张网”均联通了数十个部门,一旦企业出现违法经营或者被行政处罚,公示系统上的该企业名下就会出现相关信息,在经营、投融资、取得政府供应土地、进出口、出入境、注册新公司、招投标、政府采购、获得荣誉、安全许可、生产经营许可、从业任职资格、资质审核等工作中,一处违法,处处受限。
据北京市工商局副局长李异介绍,根据总局提供的黑牌企业库信息,北京局已锁定被吊销企业的法定代表人25万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提供的失信被执行人信息,限制全国130余万“老赖”在企业任职,根据北京高院提供的犯罪人员任职限制数据,锁定犯罪记录人员超过6万人,有效遏制了失信主体参与市场经营活动。
信息归集困难不小:面临部门各种障碍
信息归集是建设“全国一张网”的最大难点。
“有些部门最初是持怀疑观望态度的。”北京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坦言,“一张网”是将企业登记注册之后的所有信息收集整理在一起,时间跨度长、数量多,工作量极大,很多部门并不愿意自找麻烦。这其中又涉及部门利益。“比如,以前查询土地抵押信息是要收费的,现在免费对社会公开了,这笔收入就没有了。”还有的地方担心自己的企业公示了,其他地区的企业不公示,会造成不利影响等等。
机制、渠道、技术带来困难重重,愿意动自己奶酪的部门毕竟是少数,“全国一张网”的建设工作必须在更高层面统筹推进。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网建立得到了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江西,这项工作也是由省政府出面协调。记者还注意到,江西省关于“全国一张网”建设的所有文件均以江西省人民政府红头文件的形式下发。
版主zounghy注:请楼主注意,已将您帖子中有广告性质的最后一个段落拿掉。请以交流为主,不要在本论坛做商务广告。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