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9358 12
2016-04-05
热烈欢迎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董晓芳老师于2016年4月6日下午2点接受人大经济论坛的在线访谈活动。欢迎大家热烈提问。

提问领域:
Urban Economics, Applied Microeconomics

PS:的问题提问者会获得50论坛币的奖励~
VIP,不止是论坛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4-5 09:01:17
董晓芳
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助理教授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
Education Background:
Joint Ph.D. Program,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2011-2012;
Ph. D. Economics, South 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June 2012;
M. A. Economics, South 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June 2008;
B. A. Mathematics, South Wester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une 2005;

Research interests:
Urban Economics, Applied Microeconomics

Teaching:
Urban Economics, Microeconomics

Publications:
  • Xiaofang Dong, Stephen L. Ross, "Comments on ‘On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cities’", Econometrica(website for comments), Forthcoming, 2015.
  • Xiaofang Dong, Stephen L. Ross, "Understanding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Self-Organizing Cities",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15, vol.15, 707-722.
  • Xiaofang Dong, Yufei Yuan, Shihe Fu, 2013, "Impact fees and Real estate prices: Evidence from 35 Chinese cities", Frontiers of Economics in China, Issue 2, Page 207-219
  • Fu Shihe, Dong Xiaofang, Chai Guojun, 2010, "Industry specialization, diversification, churning, and unemployment in Chinese cities" China Economic Review, vol. 21(4), Page 508-520.
  • 董晓芳,袁燕,“企业生命周期、企业创新与聚集经济”,《经济学<季刊>》,第52期,2014,766-793.
  • 董晓芳,傅十和,“从“配给”到“自由选择”—我国住房制度改革与住房需求决定因素的变迁”,《制度经济学研究》,第4卷,2010,83-108.

Working papers:
  • Xiaofang Dong, Stephen L. Ross, 2013, “Nonmononcentric Model with Co-agglomeration in the City”.
  • Xiaofang Dong, 2015, “High Speed Railway and Urban Sector Employment in China”

研究项目:
城市与自然资源关系研究:经济增长、微观机制和政策建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14.1-2016.1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5 09:01:18
感谢董老师抽出时间和大家进行在线学术交流
期待大家的热烈提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5 09:01:19
坛友condmn:
董老师,您好!想请教您如何看待一线城市的蚁族现象?还有如何看待外地人尤其是农民工融入和利用当地公共产品不公平的现象?在当前大城市污染比较严重的情况下,有没有最优城市规模?

A:
一线城市存在高房价和高工资并存的现象。在城市经济学中,认为人们会vote by feet,蚁族愿意放弃家乡或较低房价城市舒适的住房,选择大城市蜗居是人口流动经济效用化的选择。当然,ZF应该提供更多的廉租房供给,提高其生活质量。
有一些文献看是讨论农民工融入的问题,比如最近一期urban studies就有一篇研究南京农民工和城市人口融入的文章,更多的融入会带来更高的工资溢价。城市公共品在趋向公平,但ZF仍需更多努力。
污染和城市规模有一定联系,但不必然。欧洲或北美有许多大城市高人口密度依然存在较低的污染。尽管有一些文献发现人们的通勤习惯、交通政策等会影响空气污染,但感觉中国现有阶段的污染还是工业污染为主。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是解决污染的关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5 09:01:20
坛友crossbone254:
董老师,您好。请问您认为空间计量方法是否适合于研究既有国家维度又有产业维度的面板数据,刚接触这个方法,感觉可以用来做,但有不是很确定。如果可以使用的话,请问您觉得其中的哪些模型比较适合

A:
空间计量的假定中有重要的一条即:不同观测值(地理单位)在空间存在依赖性或相关性。如果你的仅是国家层面的数据,可能用不到空间计量模型,如果有细分到城市级别,不同地理空间的依赖才可以考虑相关模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5 09:01:21
坛友lonhg:
董老师,您好!想请教您如何看待企业管理组织IT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现在的趋势是向云平台发展,其云平台的优势是必然的,但是否存在着较大的弊端,那些企业并不适合企业管理组织IT基础设施的改造,谢谢

A:
企业管理组织IT基础设施的改造?具体指什么?
坛友lonhg:
云平台的应用方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