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966 0
2016-04-06

    非编码序列具有多项生物学功能,影响疾病发生发展。根据遗传学中心法则,遗传信息从DNA 传递给RNA,再从RNA 传递给蛋白质。编码蛋白质的基因约占人类基因组2%,而98%以上是功能未知的非蛋白质编码序列。DNA 元件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DNA Elements,ENCODE)研究计划初步解读显示基因组中至少80.4%的序列都具有一定的生化活性, 它们可作为转录因子结合位点、DNA 修饰靶点, 也可转录为非编码RNA 等,对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图表1:非编码序列具有重要调控作用


    目前基因测序主要集中于目标基因或外显子的测序,不能完全解析疾病的发生过程。非编码序列可以结合调节因子、转录为功能性RNA、单独或协同地调节生理活动和病理过程。
    全基因组测序在检测潜在致病基因方面优于外显子测序。Aziz Belkadi等研究人员通过对6 个无关联个体的基因组分析比较了全外显子测序和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全基因组测序的结果在单核苷酸突变(SNV)和小片段插入/缺失突变(indel)检测指标方面更加均一,全基因组测序在检测潜在致病基因方面更加强大。目前全基因组测序的价格高于全外显子测序,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全基因组测序在临床上的推广。我们认为随着测序技术的进步,全基因组测序价格会逐年下降,未来有望得到广泛应用。
    图表2:全基因组测序在检测单核苷酸突变等方面更加强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