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3962 11
2016-04-08

许多人读《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中,唯独讨厌妙玉。


在她面前,黛玉也被贬为“大俗人”一个,只因品不出雨水和雪水;刘姥姥用过的成窑五彩茶杯,再金贵也不要了;平日里事事讲究雅俗,不愿沾一点烟火气。


总而言之,就是太“装”了,人人都是凡夫俗子,她偏偏要撇得一干二净,处处秀出优越感来,难怪惹人惹人反感。


曹雪芹给她的判词是“太高人越妒,过洁世同嫌”,太过清高,反而举世都讨厌你。


在古时,“清高”还算褒义词。


许由闻俗语而洗耳,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林和靖“梅妻鹤子”隐居孤山……他们不事权贵,趣味高雅,类似的佳话数不胜数。


但到了现在,“清高”反而贬义居多。


若说一个人清高,言下之意,他必定带着为人孤僻,不通人情,自视过高种种毛病。


我们身边一定有这样的人,出身尚可,有点才气,加之年轻气盛,不屑与人闲聊交往、烟酒不动,更别说那些人情往来,但傲气也使他少了些朋友,少了些机遇。


人不可以俗不可耐,但也不要以清高自傲。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是遗世独立的天才,让别人觉得你难以打交道,只能说是自身的修养还不够。


再说回妙玉,虽然曹雪芹的判词说的是“过洁世同嫌”,但事实上一言一行,讽刺的却是那些假清高的人。


妙玉自以为情趣高雅,但那些点犀杯、绿玉斗等珍玩都是钱堆出来的;不管雨水、雪水,都是陈年水,拿来泡茶并不会更好;她言语里时时不忘标榜自我,反而显出她的“俗”。


纵观现实,一些仿佛清高的人,是因为一直丰衣足食不懂人间疾苦;一些仿佛趣味高雅的人,其实只是叶公好龙;那些喜欢标榜自己品味高雅的人,不仅显出他的俗,而且还会让人讨厌。


为人处世,保留些傲气还不要紧,但是假装品位高雅的人,却既不能得到内心的愉悦,也得不到众人的认可。


佛教认为,其实人并没有高低之分、清浊之别,只是因为因缘不同,有不同的悟性和修养。


自恃清高,把别人视为凡夫俗子,本身就是一种无礼。而那些能和三教九流打交道,和谁都能相处的人,反而是悟性高,更显得不凡。


演员陈道明的修养很多人都知道,出身书香门第,饱读诗书,琴棋书画皆通,还与季羡林、钱钟书有交往;生活上他厌恶应酬,滴酒不沾,更从不炒作。


他有足够的资本清高,但我们见到他,永远谦卑儒雅,让任何人都如沐春风。


冯小刚说他是“一个清高到只肯在戏里低头的男人”,在这里,清高又成了褒义——能在戏里放下骄傲,才能在戏外保持气节。清高,如此刚刚好。



◎本文由国馆编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4-8 13:49:34
自恃清高,不能简单归为缺乏修养,应视时代、场景等而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8 14:09:5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8 17:40:44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9 06:54:19
自恃清高, 往往是害怕外部世界的表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9 07:17:24
太高人越妒,过洁世同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