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利率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我国市场利率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可以传导到信贷价格,但传导效率仍然低于成熟的市场经济。根据2007-2014 年的数据分析,粗略地说,短期利率通过我国银行体系向贷款利率的传导效果可能只有美国的一半左右。我们认为,其原因至少有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历史上短期利率波动较大、国债收益率的基准性有限、缺乏利率对冲工具等原因,资产负债的市场化程度较低等原因,多数商业银行仍然不愿意采用市场利率作为人民币存贷款产品定价的基础。另一方面,历史上贷存比上限、高存款准备金率、软预算约束等体制性因素曾经阻碍了利率政策向信贷价格的传导效果(其中部分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或正在得到缓解:比如贷存比上限已经取消,去年以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已多次下调等)。我们用 16 家银行的数据所作的实证分析显示,上述体制因素对传导效率的制约在统计意义上都是显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