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不理想,于是在去年过年之前,找到了一份工作,今年来上班,然而所发生的事情,让我明白了工作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在学校的我,一直认为,社会上所存在的公司,都是那些比较有才能的人,经历一番辛苦而建立的。他们为着他们的为社会多做贡献的价值,不辞艰辛的努力做好自己的事。但是,在激烈的竞争下,难免会有胜负。公司的发展也是有好有坏。于是我从心里想,他们都是一样的,无论如何对我来说,只要找到一份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无论公司的大小,当然还有恰当的实习工资。
于是我来到了大街网举办的一次社招。由于当时,我还是没有十足的必找的信念,以及路途的遥远,我在招聘会结束的前两个小时赶到。招聘会的现场布置,是非常的隆重的。来的公司也是很多的,只是在我去的时候,好多都是空位了。看一下与我专业相关的公司。还有四五家在。我还有点不好意思上去立马就与他们交谈。我随机找了两家,问了问情况,得到的回答,是实习工资的情况,以及工作的内容。其他的内容,什么实习多久,培训不培训等等,我都没有细问。只是看到一家公司招Java,也有C++嵌入式开发的。由于,我主要懂的就是这两种语言,而且嵌入式也挺好的,我对硬件也是有所了解。单看工作的性质,我就已经决定在这家公司干了。于是问了一下实习工资。说是2500,我吓了一跳,有这么高。不管怎样我决定了去这家公司面试一下。又坐下来和他们聊了一会儿,这时其他的几家公司, 也都收拾起了要走了。至于联系方式,都在那个帐篷里面可以扫二维码。我想把我看到的信息也回去给同学看一下。于是,就花时间把那些二维码都扫了一遍。
第二天,我就去了这家公司面试,当时我只看到这家公司的办公场地是租的写字楼上的一层的一间。里面共有3个人,其中一个是技术人员。两个女的人事,这两个女的就是我在招聘会上交谈的那两个。我由于是第一次出来去一家公司去找工作,我感觉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时我还发现有另外两个男生也是和我一起来面试的,他们比我应当是早来半个小时。他们已经在那里做面试题了。我来了之后,她们首先是招呼我做面试题,做完之后,就是那个技术人员,会来看一下我做的情况。然后再聊一聊。我便去做题了。题的内容基本上全都是C++的。其中也考了TCP的三次握手,数据库的基本语句。还有C++数组的声明,还考了一个class和struct的区别。这些东西,我都见过,所以基本上面试题的内容全部都答上了。之后就是那个技术人员对我的面试了。他拿起我做的题目,扫了两眼,然后说,面试题做的还行。我当时想,其中的有些部分的答案还是有些不肯定的,比如三次握手的具体内容,我就没能仔细的回答。还有一些不太确定。由于考研一直准备了半年,这些技术上细节,有些已经有一点淡化了,不过主体还是没有问题的记得的。对于我回答的正确与否,我心中还是有些认识的。我于是回答说:“也不是,做了就做对了的,还是有些不明确的”。然后他的眼睛在我做的答案上快速的扫了一下,指了指,说这道这道做的是对的。那个试题有两面,他只看了一面。而且他说指出来的,我还是有所诧异,好像与我认为的不太一样啊。但是,我觉得,我还是应该相信他,或许面试的重点不在做题上。然后他向我讲起了他们公司的产品内容。说是小孩玩的点读机啊,一些硬件产品啊。我一听,觉得真的是挺不错的啊,做的东西,还有点高端的样子,在这里实习,应该是可以学到不少东西的。我甚至有点担心如果我的面试没有通过,那可怎么办啊。我就着急问起了,什么时间给面试的结果通知,那个技术人员说,得要一个星期。我点了点头,就出来了。由于当时就只和这家公司的人谈过,就先回到住处了。结果,我上午去面试,下午就七点的时候就接到了面试通过的通知,我当时激动不已,这可是我第一次,去正式的面试一家公司,正式的接到通知。当时我就只问了一下,实习工资的情况,只见那个女的有些局促的说了一下2000,并接着说,还有什么疑问就只管问,QQ和她聊啊,随时都会回答的。我当时一想,果然还是不错,我想,既然是这样我也就不问什么了,具体的情况等报到的那一天,他们应该会给我说明的。其实之前去面试的时候,那个面试人员说大概是需要实习一个半月的样子。我也就没有具体的追问,因为,我相信他们。
之后,我就买了回家的车票,度过了一个不算太美好的寒假。为何不太美好,这里就不多说。总之,转眼间,过完了元宵,立刻坐火车赶路两天,到了这家公司。
报道的那天,我去了我面试的那个地方找到了,那位人事,可是明显的,当时的两位女人事,只剩余一个了。我正想问,但是没有问。就是这个叫吴姐的人事,给了我住房的钥匙,带我去了他们的宿舍。他们的宿舍其实就是租的楼房的一间。这间房子,有三室一厅一厨一卫,还是不错的。只是这里只住着那个面试我的技术人员。还有得知,里面曾经住的一个人是离职走了的。总之我来到这里住,就是我和那位技术人员,那位技术人员是叫褚工。因为是搞技术的,所以应当这么叫。不久,我便得到了我的外号——小常。
我来到这里的时候,褚工已经出差去了,那天刚好是星期三,我星期四的时候去上班,到了那个面试我的地方。那个地方正如前面所说。不过当时面试的时候,褚工已经说过,一个半月之后,会去他们在中山的总公司去实习,那里有他们硬件生产的车间。我在心里暗暗的期待。之后,我加入了他们的群,以及加了在场的人的QQ,也就是两个人的QQ。一个是吴姐,一个是经理叫做熊总。在后来的日子里,我知道了这里是他们公司的一个分公司,也是公司。我心中的关于公司的概念,顿时变得小了很多,原来就是这样也可以是一个公司了。其实没有见识,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很简单的道理,只要稍微有所了解,也会少走很多的弯路。然而,我正是这样一个没有见过什么事物的的人,但我最得意的是我能够有办法对一件事物在实践中形成一种全面的认识,我很清楚自己认真的摸索,会告诉我所有的答案。这时我从我加入群里面,发现了他们公司的通讯录。我打开通讯录,发现里面有三个公司的人员的通讯录,只是总数加起来就是十个左右的人,而在当前我所在的这家公司,里面的其他人,就是今天不在场的,我有点疑惑,他们怎么不在场。总是那是一个全集,包含了今天还有褚工在场的所有人。在另一个公司,就是他们的总公司的人数会多一点,有六七个。我来上班的第一天, 由于褚工不在,我就只有好好熟悉一下C++的其他内容,也顺便在我的eclipse中把GNUC给配置好,我想以后的开发肯定会用到的。虽然VC好用一些,但是我不知道具体该怎么配置到eclipse上面来使用。我就直接下载了一个VC6.0。然后就是看书了。不过当时还有一件令我诧异的事情就是他们没有给我用他们公司的电脑,而是要求我使用自己的笔记本。当时工作台是一个两横一竖的六格的工作台,只看到了三台电脑,一台是吴姐的笔记本,一台是不知道有没有主机,一台是,可以确定有主机的。可以正常用的。总之我的幻想又下降了一层,公司上班还需要用自己的电脑。难道是因为现在的电脑大降价的缘故吗?
来公司的第一天,所有的这些认识都确定下来之后,吴姐给我发了一份他们公司刚接的一个项目的需求说明书,是一个游艺机的说明书。要求我看一下。我就很仔细的看,因我我觉得,很有可能,我会需要做这个项目的开发工作。我仔细的总结出其中关键的功能,并在脑海里构建数据库如何创建,关键功能有哪些,顺便也改了几处其中表达不通顺或者是有歧义的地方。花了大约三个小时。剩下的时间,就是看我的书了。
第二天,褚工回来了,他发给我两个文档,要我对照文档和软件找出其中描述不符的地方,还有测试软件的问题。我于是,也很仔细的看文档,也是仔细的去思考文档中所描述的软件的关键功能。争取明白一个大体的代码逻辑。然后能对软件测试中的问题,或者测试软件时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于是我花了三个小时认真的看文档,并进行思考。然后也是修改了一下文档。去测试软件。褚工要求把问题截图。于是,又花了一个小时,任务完成。接着褚工给我一个IC的卡的原理说明书让我看,到下班的时候,我已经把其中的机构和一些逻辑已经了解清楚了。我便是怀着这样的一种热情在这个公司里工作。那位熊总,也站出来,教育我,要多问呐,问的越多,能证明你进步的越快。
在这上班的第二天,我以为星期六可能也是要去上班的。我下班的时候,还问熊总,这个晚上不用上班吗?在我得知周末是双休的的时候,我还真的是蛮激动的。这个工作,比在学校的学习是要轻松好多倍啊。而且还有工资,还住这么大的地方。心里面别提有多高兴了。我正如一只井底之蛙,突然地跳出井来,每走一步都激动异常啊。
褚工是一个大忙人,他上班的时候不停的在接着电话。还要接受熊总如同客户一般什么都不懂的质疑。有时机器出现一个报警,熊总还要主动跑过来,问清楚才肯罢休。在下班之后,总要加一加班。还是不停的接着电话。或许程序员的生活就是,工作时忙业务,下班后再以业务为伴,逛街时牵着业务的手。当业务消停的时候,睡个懒觉,或者早睡,起床之后,独自逛一逛街,去网吧打打游戏,回来看看电视剧。这样的闲暇一过,就是工作和业务了。
他的确是个大忙人,我度过来公司的第一个周末时,褚工就出差沈阳了,本来是说出差一个星期的,结果是两个星期才回来。在这两个星期里,褚工要求我,每周都完成他交给我的学习计划。就认真的看了两个星期他给我的C#书籍。我当时拿到C#的时候,还是有点诧异。或者是高兴吧,C#似乎是一门比较高级有用的语言。他说C#和Java相似。我对Java比较了解一点,所以我想,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我也没有问他为什么不搞C++或者是Java,这好像和我来这里的初衷不符啊。或许,我早已沉浸在这很棒的生活中了。
作为我这种爱玩的天性,周末当然是和我的好朋友到处玩了。但上班的时候,我就心无旁骛的看书。所以C#里面的细节也很快就掌握了。这些细节只是基础的细节。至于多线程,他给我的书里面没有讲。还有他要求我会的C#网络编程,我无法马上就学会。在第一个星期,我配置好了VS2008,并回忆使用eclipse时常用到的快捷键,并把这些相似的功能也在VS中找到,并记住相应的快捷键,并整理了常用的代码段以方便快捷输入。也将书上的示例代码实现,进行基本的程序运行。在第二个星期的时候,我打算继续完善C#的基础知识。然而这时褚工给我布置工作的任务了。他发给我他们做的一个项目的代码,他打算将这个软件翻译成英文版。要我帮忙从中提取含有汉字的代码行。当时是星期一交给我的任务,要求我星期三的时候把结果给他。我想他可能是想让我把汉字提取出来,他再一个一个的翻译。于是,也没有多想,既然总是要一个一个的翻译,那为何不直接在代码上翻译呢?难道作为高手的他,是有专门的翻译处理软件?我没有辩驳,但是一个一个的在好几千行的代码中寻找汉字并复制粘贴在excle表格中,确实是蛮考验人的耐性的。但是作为VS2008这种新事物,有惊喜也说不定。再者,我还了解一点正则表达式的内容,还了解宏的一点内容,还知道有一种“TODO”注释,可以快速的遍历到你注释的位置。既然我工作的一部分可以自动完成,那为何不使用呢。其实最关键的,是手工找的时候,有的代码行太长,遗漏了怎么办?其实最先打算,是在有汉字的地方加“TODO”注释,然后统一的复制出来到excel表格中。但是所有需要翻译的汉子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在一对英文的双引号之间。这是不容辩驳的规律。于是利用正则表达式匹配一个引号和一个汉字。引号在前,汉字在后即可。然后查找下一个即可。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快速的找到需要注释的代码行的所在。省去了用眼睛去判断。这样就已经能提高工作效率了,但是,还是觉得方便的不够彻底,因为宏还没有尝试呢。于是在网上查到宏的配置方法。然后设计了一个可以重复执行的步骤。由于TODO注释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是以列表的形式,将有TODO注释的地方的信息给显示出来,将这个列表直接复制到excel中,就是所需要的结果。于是,当宏录制好后。就成功了一大半。同时,这一天,也过了一大半了。我当时这么做的时候,已经想好了,如果试验失败,大不了晚上加班。无论如何,我可是会写程序的家伙啊。在一切就绪之后,花了大约一个半小时,才把所有的代码行给找出来。在这个时候,我终于明白,看来这个褚工给我布置的任务不轻啊,连自动处理加上,也得一个半小时啊。要是我不这样搞,我得晚上加班才有可能把它搞完呢。星期三能不能交,还真是一个未知数呢。总之,我为我争取了两天的时间,又可以自在的看书了。我是这样想的,我当时一弄完,当天就交了,当时褚工有点不相信,还要晚上回去查看查看。然而星期三的时候,他又给我发了个代码,让我继续搞这样的事。我没有什么想法,但是,我感兴趣的是,我要改进我的宏代码,让它能够一次性就提取一个文件所有的汉字。其实就是在宏里面加一个while循环,以文件的结尾为终止条件,然而这个逻辑搞了大半天也没有成功,就只好按上次的办法,继续把事情做完,也是当天交的任务。
这样这个星期,五天上班时间,两天都用来完成任务了,只剩三天的时间。所以这个星期的收获不比上一个星期。褚工布置的任务,没能完全完成。就是弄懂C#的网络通信。然而熊总也是一再强调,周末的时候不要光顾着玩,要学习。褚工也说,上班是要你做事的,下了班才是你学习的时间。可是,我觉得上班已经很累了,尤其是一些机械性的东西,把人的头脑都弄糊涂了,下班完全没有看书的心情啊。
褚工的出差终于在这个周的周末结束了。他许诺,这个星期要亲自教我C#网络编程,还说要测试用户给的一个代码。我一听,心里面自然是很来劲儿。然而,事情并不是我想的这样,这个时候,也是时候了解一下熊总和吴姐的性格了。
褚工出差回来,上班的第一天,就是星期一,他又被客户的电话,熊总的责问搞的团团转了。当时面临一个问题,是需要赶快把汉字翻译成英语。本来褚工是要安排我测试程序代码的。但我得知他完全是依靠有道词典的在线翻译一条一条翻译的时候。我自告奋勇的接下了翻译的任务。因为褚工的英语比较的差。他以前是在我们学校旁边的一个三本院校毕业的,来公司实习了半年才转正,所以基础薄弱。
在翻译英语的这个过程中,我深刻的发现了这一点。我最不明白的就是,为什么非要把代码拉出来一个一个的翻译,于是我一直建议直接在源代码上进行翻译。结果他解释说,这样子翻译,他可以得到一个中英文相互切换的版本。但是,我仔细的考虑了一下,不可能啊。就算是创建一个映射文件,好像也没有那么简单啊。我就当做是没有听懂,继续这样建议他。这时在一旁的吴姐有点不耐烦了。“常明啊,你也真是的,你师傅教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怎么这么爱反驳啊”,她说道。我当时真的是赶到好无语。我在想褚工不知道我的疑问吗?我又该如何的解释呢?然而,现在的我,得到了答案。那就是他们根本没有把我当作一名实习生来看待,而是当做,我为他们工作的工具。当然,当时的我,心中有一种莫名的不自在和压抑。这就是精神的直觉。这一天,我便带着我的疑惑,我想尽可能的把翻译做的好一点,同时也方便下一步的数据处理。于是一直在思考该如何翻译的更恰当。正如褚工所说的键值对的关系。我不知道该将哪些部分一起翻译出来才好。然而终于弄了大半天的时候,我想到了,整行的代码,其差异性是最大的,不用担心机器装不下的问题,关键是效率。于是才步入正轨。在这个步入正轨的过程中,我多次和褚工交流,终于排除了他所说的错误干扰。我好郁闷,明明很简单的问题,竟要让我转这么多的弯路。这正是,不尊重,不信任,拖的严重后腿啊。在这天晚上,褚工继续在加班,加班到2点才睡。但我不知道是这么晚。我第二天起来,见到他也没有起来,就去叫他。他说他下午去。
我一个人来到公司。这个时候熊总似乎是深受褚工的感动,他说,他要以这件事为范例,来给我一个实践中的教育。而这件事的开头,应当是吴姐的枕边风吧。我到了公司,他首先给我说道,“小常啊,有一件最基本的协作原理你要懂啊,就是我问你,你在工作的时候,你面对的客户是谁?”,我当时一心想,在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都应当认真仔细,因为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导致最终产品的问题。而最终的产品,肯定是面对直接的客户的。我回答说:“是使用的人”。他说:“错,是下一道工序的生产者!”。当然,我绝对不是那种每天什么东西也不了解的人,这句话是我看过的很熟悉的一句话。这句话其实是说给流水线生产的工人的。虽然是对的,但是我感觉超级的不舒服。我认为编程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但是就我和褚工来做一个考虑的话,这句话确实是没有错的,就从我和褚工一起搞软件翻译来说,但我们做的是编程的工作啊。我竟无言以对。我来不及做过多的思考,他就说到褚工的事了,他说:“我们做软件,是服务业,是需要认真负责的态度的,比如褚工,他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加班到晚上2点才睡。完全是因为客户的需求而导致的,所以你应该向他学习,是本着我们的行业服务精神的”,这句话,我同样的也是无言以对。但是我有我的想法。虽然这话是对的,但是我从心里面,从精神上觉得不舒服。但是如果换做我来看,我认为这样做的目的,完全是因为,“时效性”,我这样回答。这时熊总,就有一点不明白了。他一脸错愕,“时效性?不管怎样,就是应该有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我觉得,我再反驳是没有结果的,于是我什么话也没说,就回到座位。做我自己的事情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