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4039 6
2009-05-05

汇率的升值与贬值由势价值定律决定

戚华建

势价值定律反映为物品或劳务的价格成本比的倒数,可以用公式

I=1/P/C 

表示。

I是势价值系数,P是价格,C是成本。

势价值定律公式指出,物品或劳务的价格成本比越大,势价值越小,反之,物品或劳务的价格成本比越小,势价值就越大。

汇率是指一国的货币与另一国的货币的买卖的“价格”,那么货币的“价格成本比”怎样求得呢,我们可以发现,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反映的就是一国的货币的抽象的价格,一国的货币供应量M3(广义货币)就是反映一国货币的抽象的成本。显然,GDP反映货币的价格,只要稍有经济学知识人都是可以理解的,而货币供应量M3(广义货币)反映货币的抽象的成本可能理解有困难。我们可以这样想象,只要货币在社会上流动,显然社会上就要——消耗——资源、能源、体力与精力(技术)等能耗,这些能耗实际上就是变成了GDP,所以是GDP的成本。所以货币供应量M3(广义货币)就是反映一国货币的抽象的成本。

接下来,我们用现实中的数据来证明这个理论。先来看几组数据(来自网络):

2008年,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大约14.2646万亿美元,货币供应量(M3广义货币)是大约13.8万亿美元,美元的价格成本比是:

G/M=1.03  (美国).I=1/1.03=0.97.

2008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大约4.3296万亿美元, 货币供应量(广义货币)是大约64万亿人民币,折(1:6.8)美元9.4118万亿,人民币的价格成本比是:

G/M=0.46  (中国).I=1/0.46=2.17.

2008年,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大约4.9102万亿美元,货币供应量(M3广义货币)是大约11.3679万亿美元,日元的价格成本比是:

G/M=0.4319  (日本).I=1/0.4319=2.315

2008年欧共体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大约11.8278万亿美元,货币供应量(M3)是大约14.197万亿美元,欧元的价格成本比是:

G/M=0.833  (欧共体).I=1/0.833=1.2.

再看2008年与2009年美元与这些国家的汇率和I系数:

---------------------------------------------------------

            2008 汇率               2009汇率      I系数  

美元兑人民币:1:6.8552;    1:6.8215      0.97:2.17

美元兑日元:1:107.01        1:99.445      0.97:2.315

美元兑欧元:1:0.6355.      1:0751        0.97:1.2

--------------------------------------------------------

根据势价值定律,我们可以看到,2008年美国的势价值系数I=0.97小于中国的I=2.17,所以美元要趋向贬值,人民币趋向升值。同理,日元的I系数2.315也远远大于美国的0.97,所以美元兑日元也趋向贬值,日元趋向升值。

但我们看到,2008年美元的I系数0.97小于欧元的I系数1.2,根据势价值理论美元应该贬值,而为什么今年美元兑欧元反而升值呢,这就证明今年美元的I系数在增大而欧元的I系数没有增大。

根据今年有关组织预测,美国的GDP可能负增长,即就是说,美国今年的GDP预测为14.1647万亿,而货币供应量M3按我个人估计按增幅18%计算,那么2009(今年)美国的M3可能在16.284万亿,今年美元的价格成本比就是:

G/M=14.1647/16.284=0.869

I=1/0.869=1.151.

根据2009年与2008年的美元的势价值系数I的增值比,我们可以求出:

I2009/I2008=1.151/0.97=1.186  (1)

再根据今天的(2009年5月初)美元兑欧元的汇率1:0.751比于2008年5月的1:0.633的比值:

0.751/0.633=1.186  (2)

我们看到(1)=(2)。就是说,2009年对比2008年的美元的I系数增值比1.186刚好等于2009年美元对比2008年兑欧元的升值比1.186.

所以,我们根据现实中的实际数据证明了汇率的升值与贬值是由势价值定律决定的。

我们还可以根据这个势价值理论来计算出真实的汇率。下面是例题:

问:2008年美国与中国的货币的势价值系数分别是多少,美元兑换人民币是趋向升值还是贬值?真实的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应该是多少?

解1:

已知2008年,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是14.2646万亿美元,货币供应量(M3)大约13.8;2008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是4.3296万亿美元,货币供应量(广义货币)是(64万亿人民币,按1:6.8折美元)大约9.4118万亿美元。

我们已知,GDP就是物品或劳务的实践的价格P,货币供应量M3就是物品或劳务的成本C(不计实物成本和人力技术成本),所以,我们可以根据美国和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与货币供应量的比值,求出两国货币的势价值系数。(美国表示A,中国表示B)

I=1/P/C =0.97  (A)

I=1/P/C =2.17  (B)

已知2008年美元的势价值系数是0.97,人民币的势价值系数是2.17,所以2008年美元对比人民币趋向下降(贬值)而人民币趋向上涨(升值)。

解2:

再假设美元与人民币货币单位比(原来的平价的汇率)是1:1,根据势价值系数趋向分析求现在的汇率:

根据2008年美国的物品或劳务的价格成本比是

P/C=14.2646/13.800=1.03  (A)

中国2008年物品或劳务的价格成本比

P/C=4.3296/9.4118=0.46  (B)

求出在平价汇率1:1基础上,人民币兑换美元应是1:1.03;美元兑换人民币应该是1:0.46.

再通过计算求出一个实际买卖中的中间价。通过计算(两边都增加0.3)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中间价,人民币兑换美元应大约是1:1.33;美元兑换人民币应大约1:0.76。(就是说。即使拿人民币先买1.33美元,再用1.33美元买人民币(0.76)得到的是1元人民币,或者用美元先买人民币0.76,再买美元(1.33),也是得到1美元,大家都没有赚。)

解3:

我们再把人民币1乘于6.8(货币单位比),就可以得到现在实际的根据势价值趋向的汇率:

我们把上述中间价的1:1.33,的左边的人民币1乘6.8变成6.8:1.33,得到5.11:1;把1:0.76右边的0.76人民币乘于6.8,得到1:5.12。

答:现在实际的根据势价值趋向的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应该是在:1:5.11与1:5.12之间。

就是说,我们根据势价值趋向可以分析出美元与人民币兑换的汇率——如果由自由浮动——会趋向至1:5.11至1:5.12之间(但在两国的货币的价格成本比不变的情况下,如两国的货币的价格成本比有变动,就随着价格成本比调整)

我们看到了,当我们发现了这个汇率与势价值的内在联系后,我们在分析一个国家的经济情况时,可以根据其国家的货币的汇率就可以把该国家的经济情况看得很清楚了。

(2009年5月5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6 17:48:26编辑过]


卢浩  金币 +2  奖励 2009-5-21 12:03:1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5-15 09:44: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5 16:04:00

感谢分享

好!值得学习,希望多多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5 16:05:00

雷先生,汇率反映的是货币的价格,它已经从实物的价格中抽象出来了。因为一个国家中贸易的商品或服务千千万万,但货币只有一种,怎样能让一种的货币反映出一国千千万万种商品或服务的与另一国的——交换比率——呢,只能是货币本身——具有价格。

货币本身价格由两种因素组成:

1、平价因素,这由一个国家的货币单位与商品或服务的单位对比而成。这就是您上文所举的

“2.20人民币/1.60欧元 = 1.375元人民币/1欧元。”例子。

2、“势价值”因素,就是一个国家中的商品或服务抽象的——价格成本比。

上述两因素构成了货币的抽象价格。以前的所有的关于汇率的理论只发现了“平价因素”,而我现在发现光考虑“平价因素”,还不能准确地理解和从理论上计算汇率,当把“势价值”因素考虑进去,汇率的理论计算就成为可能了。

我曾经反复地从理论和实际上去验证这个理论,到目前,我还没有找到相排斥的证据。

希望您一起来研究这个理论。


卢浩  金钱 +30  奖励 2009-5-21 12:02:3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9 10:29: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3 10:16:00

“汇率的升值与贬值由势价值定律决定”的命题进一步由2009年日元兑换人民币升值得到证明。在理论上,2008年日元的势价值I大于人民币的势价值I,所以,日元兑换人民币从理论上应该趋向升值;现在事实上得到证明。

2008年与2009人民币兑换日元,日元升值比:

                                           表1

---------------------------------------------------------

        2008 -05-30汇率   2009-05-30汇率   日元升值比  

人民币  6.5757/100日元   7.1655/100日元    1.090

------------------------------------------------------

2008年日元与人民币的势价值I(升值)比:

                                            表2

--------------------------------------------------------

         日元             人民币          I比
   

I       2.315              2.17            1.067

--------------------------------------------------------

(表2数据I详见我的《汇率的升值与贬值由势价值定律决定》一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3 10:17:19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