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1722 1
2009-05-10

“生物经济学”对我来说蛮新颖的,想简单的了解一下其起源,发展现状及前景。

最好举一个实际运用的例子。(用搜索引擎就没意思拉,我想听听自己的看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5-28 13:40:00

我认为《生物经济学》应该是一个从生物学角度研究各种生物系统组织(包括个体与群体)的经济价值法则的学说,如果,放开心理和社会的因素,孤立的来说,人体也可以看作为一个生物学上的本我,本我就是生理学即上的“我”,这个“我”也是有其自身经济价值法则的,在很多程度上它不因为心理上的自我的改变而改变。

你可以看我的这个《关于“我”》的帖子之中的一段:“

关于“我”的理论

㈠、“生理的我”是“我”肉体(生理上本能的需要)派生出来的潜意识的“我”( 弗洛伊德称之为“本我”),是所有“我”的根本,可以说没有这个本我就没有“社会的我”甚至“宇宙的我”, “社会的我”甚至“宇宙的我”都是“生理的我”的扩充扩展开来的体现,越往后面就是越来越大的“我”。所以,这些被放大化的“我”与本我相比是相对比较“虚”的“我”,而“生理的我”则是是相对比较“实”的“我”,可以说没有“生理的我”对于“我”来说一切都是等于零,也就是说不仅仅没有“社会的我”、 “宇宙的我”甚至有没有了“自我”更加不要谈论“真我”。

 是以“我”自身的生理需要作为价值对象的立场去实现本能内驱的目的,“生理的我”肉体上的本能需要是客观存在的,不因为心理上的自我意识感觉不感觉得到而肯定与否定它的存在,比如,“我”先天到现在事实上就是一个因为胰岛素绝对不足而血糖过高患有糖尿病的人,直到今天现在这个时候因为拿到医院检查的结果,才知道承认这个事实,可是,由于“我”出生之后与拿到检查的结果之间的时间中自我意识感觉不到,所以,“我”这段时间心理上的“自我”没有意识到“生理的我”是一个患有糖尿病的人,甚至认为自己不是或者没患有糖尿病,站在一个已经知道“生理的我”是一个患有糖尿病的人(作为第三者的医生与拿到检查的结果之后的“我”)的角度来说,“我”之前是一个因为血糖过高而患有糖尿病的人这个事实,是不会因为的拿到检查的结果之前的“我”心理上的“自我”意识认识到与否而存在或者不存在的。“生理的我”主要是由先天的生理上基因的DNA程序和身体的各种对于神经系统具有深刻影响作用的激素的内分泌状态等等决定,所以说它是由生理上本能的需要内驱的,但是,随着人类对于科学技术尤其是基因技术和激素的内分泌状态的可控性技术的发展的完善,这种“后天” 的技术“先天”状态 的影响分量也好日益加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