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4月份宏观经济数据出炉,其中CPI同比下降1.5%,PPI
同比下降6.6%,物价指数已经连续三个月下降。针对4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记
者采访了多位国内著名经济专家,在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看来,经济波动有
其一定规律,4月份物价指数下降很正常。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
教授表示,单纯从4月份数据来看,此次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确实很大,国内经
济的复苏仍有一段路要走。
物价指数下降很正常
左小蕾认为,价格水平的上升还是下降是有其内在规律的,经济活动是一个连续
过程,之前物价指数已经连续两个月下降,那么短期内下降的趋势依然会保持。所以
,4月份物价水平保持下降趋势是正常的,相反要是出现了突然停止下降的现象倒是
不符合经济规律的。
"单纯通过4月份的经济数据很难判断经济是回暖还是恶化了,不过现在确实存
在着一定的通缩压力,而造成通缩的原因不是货币供给不足,而是货币需求不足造成
的。通货紧缩实际是指经济活动中的货币减少。经济活动中的货币减少,首先应该是
货币需求减少,然后才是货币供应相应减少,使货币均衡水平下降。所以,通货紧缩
是由货币需求下降主导的。这就决定了我们单方面增加货币供应是不行的,关键还要
解决货币需求的问题。"左小蕾认为,在经济预期没有改变、民间投资没有恢复、消
费增长没有改善、货币需求还没有提升的时候,货币需求的增加就需要财政加大投入
,创造有效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货币需求,利用宽松的货币供应,激活经济循环。
积极的财政政策除了加大自身投入,直接增加货币需求以外,主要是通过创造就业机
会刺激消费,拉动民间投资,产生"消费-生产-投资"的循环,最终激活经济活动
。当经济活动开始恢复,货币需求也会相应增长,宽松的货币供应满足这些经济运行
中的货币需求,形成更高水平的货币均衡水平。
经济反弹仍有一段路要走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如果单纯从4月份的两大宏观
经济数据下滑的态势来看,宏观经济并没有出现市场之前预期的明显反弹迹象,依然
下滑的趋势反映出此次金融危机对国内实体经济影响确实较大,目前经济增长动力依
然面临不足的问题。因为作为经济的外在指标,如果经济复苏强劲将足以拉动CPI
数据的回升。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国家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
用,只是经济复苏的程度还不足以拉动CPI的反弹。另外,CPI数据有一定的滞
后性这也是我们应该认识到的。所以,面对4月的宏观数据,投资者既不要过分悲观
也同样不要过分乐观。宏观数据提醒我们,我国经济的反弹仍有一段路要走。"
对于很多分析师认为宏观经济数据透露了降息的信号,董登新表示:"目前我国
宏观经济调控不需要总量的刺激,相反现在需要的是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因为前期
已经出台了很多刺激经济总量的政策,并且这些措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目前我国经
济结构要求现在调整政策的关键是要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例如:通过税收、贷款等
措施帮助中小企业、民营经济走出此次金融危机的阴影,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
产能,加强一些行业内的重组进程等。"
天相投资首席策略分析师仇彦英认为,CPI和PPI数据与市场基本预期差不
多。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反弹的现象,表明经济现在呈现出恢复的状态,但经济的反弹
不可能如此快速,这个过程大约需要两到三年时间,才能逐步恢复到之前的高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