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18746 46
2009-05-12
<P></P>文/圣弈投资
<P></P> 
<P></P>非金融专业的我在和一些金融专业的人士交流时偶然听说了一个叫“一价定律”的理论,据说还是诺奖得主弗里德曼提出的。我当时颇感诧异,毕竟自己也学习研究金融学好多年了,怎么会连这么基础的东西都一无所知。想来大概是这个“一价定律”没什么用吧,要不怎么没什么人提到呢?
<P></P>我学习研究金融只是为了实用,而金融学中有太多没用的垃圾,这种状况我已在《现代金融学的荒诞——金融危机的诱因》中有比较系统地总结。莫非这“一价定律”也是金融界的蠢材们胡作非为的结果?但毕竟是重量级的大师,货币主义经济学的鼻祖弗里德曼的成果,不敢忘下结论,所以要认真领会。
<P></P>然而,领会的结果让我很失望,也对整个经济学、金融学的前辈们的科学素养深表遗憾。他们真的不应该被成为科学家,这些人只不过是有点灵感,但做学问太不严谨,甚至可以说是对社会不负责任。在经济学领域建立一个学说原来如此简单,就像是在写科幻小说,只要能“引人入胜”就行,至于是否与事实相符,似乎是不必关心的问题。我看以后就不要再搞什么诺贝尔经济学奖了,干脆和诺贝尔文学奖合并就是了。
<P></P>我们来剖析一下所谓的“一价定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一价定律认为在没有运输费用和官方贸易壁垒的自由竞争市场上,一件相同商品在不同国家出售,如果以同一种货币计价,其价格应是相等的。按照一价定律的理论,任何一种商品在各国间的价值是一致的。(通过汇率折算之后的标价是一致的)若在各国间存在价格差异,则会发生商品国际贸易,直到价差被消除,贸易停止,这时达到商品市场的均衡状态。
<P></P>首先,要明白“定律”在科学上是什么含义,我就不自己下定义了,大家可以到网上去搜一下就会有明确的答案。比较统一的说法是,“定律是为实践和事实所证明,反映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的论断”。定律最关键的要点是“能够被实践所验证”,但迄今为止,好像还没有人能够举出验证一价定律的实例吧。既然如此,怎么能称之为“定律”呢?
<P></P>不但如此,违反一价定律的例子其实比比皆是。比如北京王府井地区一瓶普通的饮料卖5元,而一般地区卖3元。这里肯定不存在贸易壁垒,而且把饮料从北京一般地区运到王府井地区的运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为什么这个差价却一直存在呢?弗里德曼先生不会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吧。分析过其中的原因吗?怎么就一拍脑袋搞出个“一价定律”呢?
<P></P>
<P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12 23:45:24编辑过]</FONT></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5-13 13:38:00
有人曾经纠结于这个命题:“市场是有效的吗?” 结果得出的结论就是:当你忽略这个问题的肯定形式时,你就会受到市场的惩罚。。。另外,“一价定律”还等同于"价值规律",它提供了一个标准,一个我们看待客观世界的标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3 18:02:00

看了很多楼主关于一价定律的质疑,实在觉得有必要解释一下。

我和楼主一样,本科不是金融学出身,出于个人喜好,开始转而学习金融。

楼主对一价定律的误解可能是受国际贸易中的价差的影响。金融中讲一价定律是和完备市场假设紧密联系的。

维基百科里对完备市场是这样定义的: a market is complete with respect to a trading strategy if there exists a self-financing trading strategy such that at any time t, the returns of the two strategies are equal. This is equal to stating that for a complete market, all cash flows for a trading strategy can be replicated by a similar synthetic trading strategy. Because a trading strategy can be simplified into a set of simple contingent claims (a trading strategy that pays 1 in one state and 0 in every other state), a complete market can be generalized as the ability to replicate cash flows of all simple contingent claims.

金融中讲一价定律是基于未来收益的可复制性的,如果市场满足了完备性假设,那么用来复制的资产组合与被复制的收益应该具有一个相同的价格。

楼主要推翻一价定律不能基于市场上某种商品具有两个不同价格的事实,因为你根本没有在市场是完备性的假设下去讨论商品的价格。正式的,楼主要推翻一个定律,只要证明以下命题(反证法):

若市场上存在具有相同未来现金流的资产,且他们具有不同的两个价格,则我们仍有市场是完备的。

以上命题明显是不可能得证的:

因为运用套利机制,我们卖空高价资产,买入低价资产就可以在未来获得0投入的无风险收益。由于供需影响,两者价格应趋于统一。但是,在这个命题中,确实存在两个不同的价格,这说明套利机制因为某些原因不能发生作用。套利机制是什么?其实就是自融资的交易策略。也就是说这种使两个未来现金流相同的资产的价格趋于统一的交易策略不存在了,那么市场当然是不完备的。因此命题不成立。

就像物理学的定理的假设一样,一价定律是建立在市场完备性的假设上的。任何定理,如果假设条件不满足,其成立当然不可能得到保证。不是一价定律有问题,而是一价定律的假设在中国或某些市场上得不到满足。

那么我们再来看中国的权证市场。中国权证市场存在两大问题:1.股票卖空约束;2.权证发行的限制。这两点造成是一价定律的完备性假设得不到满足,从而使得认购权证价格低于B-S,而认沽权证价格高于B-S。(至于为什么一个是低于,另一个是高于可以通过组合选择理论来解释)。因而一价定律不成立。

首先,对于认购权证来说,在完备市场假设下,其价格若低于B-S价格,我们可以通过买入权证,卖空股票的可以获得0投入的无风险收益(不考虑交易成本),并由供需关系使得认购权证价格回升至B-S价格。但是在中国的市场上,由于股票不可卖空,这样的套利机制不存在(市场完备性假设不满足),其价格会长期低于B-S。

其次,对于认沽权证来说,在完备市场假设下,其价格若高于B-S价格,我们可以通过卖空认沽权证,并追加卖空股票以获得0投入的无风险收益,并由供需关系似的认沽权证价格下降至B-S价格。但是同样的,由于股票不可卖空,这样的套利策略不能够施行,其价格会高于B-S价格。(此外,认沽权证发行也受限,阻碍了供需的平衡)

那么一价定律是否能够在不完备的市场的局部发生作用呢?答案是肯定的,只要局部套利机制可以实施。例:如果认沽权证价格低于B-S价格,我们可以通过买入认沽权证,并买入股票进行无风险对冲,若交易成本可以忽略不计,投资者可以获得0投入的无风险利润。很快,认沽权证的价格就会回归至B-S,甚至超过B-S。当然,这样的套利机会是很少,在中国认沽权证要低于B-S是不太可能的。这也从另一个方面验证了金融市场是无套利的假设。

现代金融理论体系纷繁复杂,希望楼主能看到他们的发展。在市场不完备的条件下,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去做定价,去做对冲,现代金融理论给了我们很多这样的途径。

以上说法如果错误,希望指正批评

[em01][em01]
holdser  金钱 +10  好文章 2009-5-16 11:21:4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3 20:51:00

如果一个学科,把没有验证过的东西叫成“定律”,那我根本不认为这么学科属于科学。要么属于宗教,要么属于文学、艺术等。

如果你们还觉得经济金融属于科学,那你们就应该反对“一价定律”。

道理就这么简单,这是起码的科学素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3 22:56:00

经济科学的验证当然不可等同于物理学,楼主显然不了解金融科学目前实证研究的水平。几乎超过70%的金融学文献都是在做验证性的工作。正是这些工作,金融学才会得到广泛的应用和认可,诺贝尔经济学纪念奖也不会颁发给Sholes和Merton。

我还是希望楼主在对金融学的批评是建立在对金融学充分理解的前提下,而不是凭借主观的感悟和断章取义。

我不是想说服你,只是觉得这个论坛如果总是充斥着你这样的论调,会给初学者对金融学留下一个不好的映像。

还有,你仔细读了我在三楼的帖子了吗?希望你再读两遍,找出错误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3 23:14:00

补充一下

经济学或金融学是不是科学并不重要。一般意义上的科学是指自然科学,包括物理学、化学、医学等。但如数学、法学、文学等基础学科并不是自然科学,从没有人对他们的存在的合理性表示怀疑。经济学不是科学并不能成为它需要被批判的理由。

楼主何必强迫自己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来看待经济学的实验。社会活动的复杂性远不是几个定理可以说得清楚的。经济学的定理只是给了我们一个抽象看待社会的平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