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之家App
让优质教育人人可得
立即打开
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
论坛
›
休闲区 十二区
›
跨学科讨论区
›
哲学与心理学版
自然与人-30.25: 用历史观点认识地球这个耗散结构
楼主
李开乐
1575
1
收藏
2016-04-20
自然与人-30.25 用历史观点认识地球这个耗散结构
李开乐
摘要:地球初期是高温全熔态,正因能量耗散才地壳渐硬,也必然无法再分六板块。球内高温物质反应必产生气体,是球内气压使地壳爆裂才地震。从地心与海面温度相差几千度,知海流和大气环流耗能巨量。地球还在继续降温,气候变暖是气候本身波动规律。
地球虽然已经是封闭系统,但依然是耗散结构。既然地球是耗散结构,那么,我们要真正认识地球的现在就不能没有历史观点。要知道,正是由于能量的不断耗散,地球才变成了目前的样子。
显然,地球诞生初期也是高温的全熔融状态,由于能量的不断耗散才有了后来半软不硬的地壳,从而诞生出了非平衡态程度不高的,退化得连自转都不会又没有了诞生功能的月球,地球自己也因此而形成了再不能完全癒合的大伤口——太平洋。由于太平洋地壳层再无隔热层覆盖,就成了目前地球系统对外能量开放的主要口子了。
也正是由于能量的不断耗散引起了球体温度的逐渐降低,地球才有了逐渐增厚的硬地壳。硬地壳既然是整体逐渐加厚的,就会像篮球那样是整个壳层连成一体。尤其地壳内层所含金属很多,并不像陆地表层隔热层那样脆弱松散,根本无法再随意凭空分开为六个大板块。
既然球心内还有六、七千度的高温,就必然有物质反应并产生气体,因此,地震并非由于地壳板块的相互碰撞所引起,而是因为球内气体静压力升高使地壳爆裂而产生。
知道了深海底的水所接触的是以金属为主的地壳,就知道地热从低纬度海洋所向外传递出来和耗散掉的数量是巨大的。从海流和大气环流都具有那么巨大的动量,一方面可知它们时刻都会耗散掉巨大能量,另方面又可知没有巨大能量的补给就不可能维持其日常运转。这既说明只靠太阳热能远不足以补偿,也说明必有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补充。
从地球内部的六、七千度以上高温,到低纬度海水只维持二十几度的这个客观事实,说明热力学第二定律对地球起着重要作用,地球依然不断向太空耗散掉热能。因此,从地球的内因来看气候总趋势,它还在继续降温,硬地壳也还会缓慢增厚。“气候变暖”只是气候本身波动规律的体现,并非人力所能轻易影响。波动变化既可以使气温升到平均值之上,也会使气温在一段时间后重新降到平均值以下。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沙发
小_失控
2016-4-20 11:41:00
很好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自然与人-19.9: 关于海流和大气环流原动力的结论归纳
自然与人-23.8: 造成陆地上磁矿石方向不一致的复杂原因
自然与人-27.1: 进一步认清大气环流的根本动力
自然与人-27.7: 气象界应该重视解决理论认识上的问题
自然与人-28.6: 地形影响气压场的实例
自然与人-28.11: 南支槽的形成是青藏高原对大气环流影响的典型实例之一
自然与人-30.24: 耗散结构及有序系统三要素
自然与人-30.36: 自组织过程的人工实验及本质分析
自然与人-30.40: 气候的冷暖变化由气候的本身规律所决定而非人为
自然与人-31.7: 何谓耗散结构
栏目导航
哲学与心理学版
经管高考
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版)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
行业分析报告
热门文章
【同程商旅】中国企业出海差旅研究报告
“十四五”能源发展成就报告
智算无界AIDC的超越和重构2025
当社科基础理论重大理论发现的时候
【10+指标】2007-2024年上市公司污染物排放 ...
【24重磅,自用整理!】2000-2024上市公司投资 ...
2025年我国医药航空冷链发展现状与趋势展望 ...
是相信人工智能?还是否定人工智能?相信就 ...
ibm-AI时代的银行业-以AI驭险,更须为AI设防 ...
CNNIC-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5)
推荐文章
AI狂潮席卷学术圈,不会编程也能打造专属智 ...
10月重磅来袭|《打造Coze/Dify专属学术智能 ...
最快1年拿证,学费不足5W!热门美国人工智能 ...
关于如何利用文献的若干建议
关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一些建议
关于科研中如何学习基础知识的一些建议 (一 ...
一个自编的经济学建模小案例 --写给授课本科 ...
AI智能体赋能教学改革: 全国AI教育教学应用 ...
2025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06页
关于文献求助的一些建议
说点什么
分享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