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977 0
2016-04-20

导读:4月17日,全球近20个产油国齐聚多哈,希望达成协议将原油产量冻结在1月份水平。会议最后时刻伊朗决定不参与冻产,而OPEC实际上的领导国沙特则宣称,除非其他主要产油国(其实就是针对伊朗)参与冻产,否则该国不会冻结原油产量。多哈会议流产,大多数的人心里都是一紧,认为这下油价要一落千丈,可是结果却让众人纷纷“打脸”,油价稳中有升,这让大家万万没想到。

360截图20160420111722715.jpg


“风雨欲来”? 多哈会议前的波澜
         让时间倒退到上周。
       4月17号,多哈会议即将举行。在这一周,布伦特原油期货一度累计上涨4.7%。卡塔尔能源大臣本周四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其他产油国的代表已经开始陆续抵达多哈,会议前的“感觉乐观”。IEA同日发布报告称,随着低油价影响到非OPEC的产油量,全球油市将向平衡方向发展。
       在全球原油供应过剩之际,随着美国产油量下滑,油价已经从逾12年来的低点大幅反弹,大家认为这是受到了多哈会议“乐观情绪”的感染,油价将迎来“春天”。
       然而,很多相关人士“爆料”,多哈会议将是“一纸空文”——减产前景渺茫。有四十多位分析师和交易员接受了某媒体的采访,但绝大多数都预计冻产协议不会对油市的实际流向产生影响。
       有分析师在2月份的冻产新闻爆出之后便表示,“多哈会议或许最终达成了一份协议,但它暴露的问题比它回答的还多。这次会议突显达成协议的难度。油市需要减产,而非冻结产量。”
  冻产消息爆出之后,外界一直在怀疑其能否足以解决供应过剩的问题。当初2月份产油大国牵头的冻产协议传达的是一种希望,是针对未来可能会朝向减产协议的希望。1月底才得以解除制裁的伊朗已经在多个场合明确表达过“在恢复到400万桶/日之后才会考虑冻产”的心声,而伊朗被认为是最终冻产协议能否达成的关键。
  OPEC消息人士表示,全球产油国达成冻产协议后,进而实施减产的可能性相当低,而且可能要等上好几个月。这表明产油国采取额外行动来拉抬油价,仍是遥不可及。
  虽然减产会进一步提升油价,但OPEC代表称,鉴于各国是否能严格遵守冻产协议存在疑问,而且利比亚与伊朗的供应情况存在不确定性,意味着在2016年底或明年之前不太可能会讨论到减产事宜。
  一主要OPEC产油国代表表示,很难讨论到减产。他并称,如果真能讨论减产,恐怕也要等到好几个月以后。“或许当伊朗产量达到以前的360万桶/日或370万桶/日的时候,OPEC可能就会讨论减产。在那之前不太可能。”
  OPEC另一个重要产油国的代表也给出了类似的时间框架,否认OPEC可能会在定于6月召开的下次会议上决定减产。“6月不会减产,今年稍后或明年有可能。这要看市场的供需情况。”
  这两名与会消息人士对路透表示,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在一次非公开简报会上表示,本月将在多哈签署的石油冻产协议将具有松散的框架,几乎没有任何具体的承诺。
  另一位OPEC消息人士表示,石油部门官员并未认真讨论冻产之外的举措。“减产远不在讨论范围之内。他们几乎不可能就冻产达成一致。”但OPEC消息人士称,各方的共同愿望是避免油价再度下跌,这给他们带来达成冻产协议的压力。
  各国目前正在讨论冻产的一些参照点,是参照1月水平、2月水平还是均值;此外,他们已提议成立一个委员会来监察执行的情况。一位要求匿名的OPEC观察人士称,“沙特不希望协议流产,因他们面临采取行动的政治压力。总之,没有人希望油价再次跌回30美元或更低水准。”
      可以看到,油价跌势已造成产油国财政储备的巨大损失,沙特首当其冲:

360截图20160420112750354.jpg

      至少在理论上讲,冻产会确定一道基线,可以成为未来达成任何供应协议的出发点,从而有可能使得达成这类协议变得更容易。但代表们称,现在还处在初步讨论阶段。OPEC在2011年末为成员国设定了整体产出目标,同时放弃了各国产出配额,去年12月又放弃了整体产出目标。
  另一位驻OPEC代表表示,“如果OPEC和非OPEC产油国在某些方面达成一致并付诸实施,肯定会有助于油市稳定。但这是一个大大的假设。”




油价反弹或梦碎多哈会议,交易员已提前为下跌布局

360截图20160420112418324.jpg

  石油交易员在期货和期权市场进一步押注,油价4月的涨势将失去动力,因需求前景恶化,且几乎看不到供应过剩局面将要结束的明显迹象。
  近月交割的布油期货本月上涨高达20%,令人憧憬自2014年以来跌幅一度达70%的本轮油价跌势即将结束,但远月交割期货的涨势看似要弱得多。2017年12月交割期货和下月交割合约的价差已较3月1日水平收窄一半,目前仅为4.40美元,在一些情况下正价差局面甚至已不复存在。
       鉴于供应过剩仍没有结束迹象,且需求端忧虑加剧,OPEC在这一周已经下调原油消费预估,交易员也在为油价进一步下滑预先调整仓位。就期权方面看,自3月中以来,7月到期执行价为30美元的看跌期权数量已经增加150%,或4700口合约,表明对这一期间油价的看空情绪升温。执行价为30美元的12月看跌期权未平仓合约亦增加三分之一以上,暗示对布油年底前价格的看空氛围也愈加浓厚。
       一油市交易商表示,就供给面看,没有任何令人信服的迹象显示产量将很快减少。事实上,需求方面也有些令人担心,消费可能会减慢。因此我认为,供给过剩的情况或者是没有改善,或者是越来越糟,在这种情况下油价会进一步下滑。


“预言成真” 多哈会议果然流产
       4月17日,16个产油国周日大张旗鼓召开的多哈冻产会议“果然”以失败告终。

360截图20160420112819181.jpg

       多哈协议流产的根本原因,在于沙特坚持要求所有OPEC成员国都必须加入协议,也包括伊朗。伊朗则认为,国际制裁刚刚解除,现在伊朗原油产出距制裁前的正常水平仍相去甚远,而沙特等国原油产出却已经处于历史高点,伊朗没有必要以同意冻产来变相制裁自己。
  在伊朗看来,多哈冻产会议可能更像是一场“鸿门宴”,既然不可能同意自身冻产,那么就根本没有去的必要。
  伊朗的缺席,似乎就预示着多哈会议不会太顺利,更何况沙特采取了“盯住伊朗”的策略,像一个任性的小伙伴,“你不冻产,我也不会减产”。

“打脸”?  油价稳中有升?
       听到多哈冻产大会以失败告终的消息,好多人的心瞬间就绷紧了,带着无比忐忑的心情查看最新的油价。然而,最近的油价竟然微微上涨,看起来和多哈会议半美元的关系都没有。
人们不禁要问一声为什么。
最糟糕的时候已过去了
        还记得去年11月沙特宣布不减产以后,油价下跌随即开启狂暴模式吗?而这一次却没有,油价能够稳住看来并非单纯来自于“乐观情绪”的支撑,而是说明供求关系可能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当然这中间还有一个小插曲,就在多哈会议当天科威特发生石油工人大罢工,导致该国日产量瞬间下降60%,拉住了险些下跌的油价,科威特石油工人也成为了本次油价保卫战中的英雄。但截至目前,原油价格仍旧平稳,这更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油价的三九天已经结束了!

360截图20160420113124508.jpg

360截图20160420113133646.jpg

       国际能源署在最新一期发布的报告中也预测,2016年下半年,石油市场将逐渐恢复平衡。首先,沙特打击页岩油的硕果已经成熟了,万众瞩目的页岩油产量正在加速递减。本月已经是美国页岩油产量连续第6个月下降,美国原油当前日产量较其峰值产量下降了近6%。而且受低油价、政治冲突、内乱等因素的影响,近一个月来,全球整体上出现了原油供应量降低的情况。
       印度,这个最近对石油胃口很大的国家,正在着手拯救全球堆积如山的原油。印度国内体制改革,放开了炼油企业直接进口原油的权限,经济增长势态也相当良好。原油出口大国伊朗和俄罗斯最近都在拉拢印度,IEA预测印度的石油需求在2016年将迎来最大的一次增长。印度这个民族早已习惯了开挂,而这次,终于把目标瞄向了石油。


油价下跌新增威胁来自于伊朗VS沙特——两个任性的小伙伴

360截图20160420112247709.jpg

        沙特坚决表示只有在伊朗不增产的情况下自己才会冻产,这显然是把这次多哈会议当成了一场茶话会。完全没有考虑像委内瑞拉和尼日利亚这些石油苦难国家能花钱飞到多哈出席会议有多不容易,这么不体谅OPEC盟友,也难怪有不少评论指出OPEC已经名存实亡。
       除了沙特和伊朗,大部分产油国目前都不再具有太大的石油增产能力,所以各国此次会聚多哈很大程度上都是来看沙特态度的。长达八个小时的会议本就让各国代表身心疲惫,而沙特自始至终一句“伊朗不冻产,我坚决不减产”就让多哈会议以失败告终。这让在会议之中向记者表示各国已经达成一致的阿曼石油部部长十分受伤。
       沙特的此举,向公众透露出了一个重要的信号:不要以为我和美国页岩油大战一场,我沙特就虚脱了。我完全还有力气接着挑战下一个资深石油玩家——伊朗!
       伊朗在前几年被制裁之时,石油产量下降,沙特趁此机会增加产量,抢了别人的市场。伊朗刚被解禁,自然想要增产夺回失去的市场份额。就连俄罗斯也认为伊朗的增产行为合情合理,但沙特就是不乐意。至于沙特为什么不乐意,已经不再单纯是石油的原因了。沙特和伊朗这条友谊的小船早就已经翻了,不管是出于久远的历史原因还是近期的教派冲突,两国已经进入了一种对峙状态。

360截图20160420113145346.jpg

       看到最后,可能你要感叹一句沙特和伊朗真是“城会玩儿”,两个中东国家看似任性的博弈就会让整个国际市场跟着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对我国来说,万不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加紧谋划能源战略来应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才是让我国能源储备的小船不翻的王道。




附件列表
360截图20160420104352420.jpg

原图尺寸 15.59 KB

360截图20160420104352420.jp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