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导读:“安倍经济学”是指日本第96任首相安倍晋三2012年底上台后加速实施的一系列刺激经济政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宽松货币政策,这使得日元汇率开始加速贬值。2013年5月16日,日本内阁府发布了2013年1季度GDP的速报值,表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推出的一系列新刺激政策不仅给金融市场注入活力,也开始让企业和消费者振作起来。然而,之后的日元汇率反弹、债务负担严重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日本经济,直到今天。
2014年,国际评级机构穆迪下调日本ZF信用评级到A1,主要原因是对安倍经济学的前景有所怀疑,依靠举债拉升经济增长的策略已经到了极限,财政整固,控制债务风险,也是安倍经济学必须面对的难题。
安倍经济学的重点
大胆的货币政策、机动的财政政策、刺激民间投资为中心的经济产业成长战略是安倍经济学的三个主轴,这三大主轴又被称之为安倍政权的三只利箭。
安倍经济学的具体政策指向可以总结为:1.将通胀目标设置为2%;2.促使日元贬值;3.政策利率降为负值;4.无限制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5.大规模的公共投资(国土强韧化);6.日本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购入建设性国债;7.修改日本银行法加大ZF对央行的发言权等。
安倍经济学的效果
日本内阁2013年5月16日公布的GDP数据:2013年年一季度日本GDP年化增长3.5%,高于预期的2.7%,为2012年一季度以来最快;一季度环比增长0.9%,高于预期的0.7%。安倍经济学在实行初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之后安倍经济学屡屡碰壁,日本经济发展陷入停滞的状况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
近来,日元相对美元汇价节节上升,不仅使得日本负利率目标失效,也让安倍三箭的效应几乎荡然无存。4月7日的108.57日元兑1美元,是自2014年10月以来17个月,再次看到日元升破110日元价位,也相较于最低价位去年8月的124.88兑1美元,足足升值了15%。
“安倍经济学”症结在何处?
日本经济停滞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口年龄结构的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工作时长减少→消费意愿变少→知识更新更慢→创新意识更弱→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意在沛公”——政治意图显露
2013年7月26日,到访新加坡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第33届“新加坡讲座”上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日本在振兴自身经济的同时,有意在东盟扩展其经济空间,将“安倍经济学”经济政策的范围推广至东盟地区。 安倍表示,在振兴日本经济的同时,拥抱东盟的活力,并进一步促进日本与那些共享法律、人权、自由等基本价值观的国家的合作。并不难看出,“安倍经济学”的背后隐藏着日本浓浓的政治意图。
对我国而言,从日本奉行安倍经济学屡遭重创中也要思考我国面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该如何解决。毕竟,人口老龄化对我国来讲不仅是经济发展问题,更加是一个沉重的社会问题,两亿多老年人口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后劲和社会保障能力来说都是严峻的考验。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日本的安倍经济学败了,但是我们不能败。面对我国即将到来的老龄化时代,元芳,你怎么看?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