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994 0
2016-04-24

自然与人-30.31   宇宙蛋黄为什么从初期的不自转变得自转起来呢?

李开乐


    摘要:设想宇宙蛋黄初期只高温不自转。球心某侧的最为高温气体会先沿半径往外冲出,但是:①最后喷出略偏离原方向;②牵动球心其它方向流体不规则流动;③球体内物质不均匀使气体冲出的路径弯曲。几项都使球体转动惯量不稳定,最后就综合形成自转。

    “自然与人-30.9”阐述了宇宙中心核球始终会集中了全宇宙绝大部分物质的道理;“自然与人-30.27”则阐述了宇宙中心核球必然高温的原因;这一小节想推敲一下宇宙蛋黄是如何从初期的只高温不自转变得自转起来的。这三个问题都关系到在宇宙被诞生初期,其空间中的物质是如何从无序走向有序的演化问题。尤其最后的这个问题是特别关系到为什么全宇宙的星球都会自转,以及整个宇宙都运行有序的根本大问题,也是哲学观念的最关键问题。
    笔者认为,在自组织规律的作用下,自由空间中的高温核球凭借着自身内部的能量,最终都会自转起来。为什么呢?这就是协同规律在里边起作用。协同规律究竟怎样起作用?这就很抽象了。目前无法按照现代自然科学的最高要求那样用数理力学去推导,笔者就试着通过想象和推理,把思维先编成故事讲一讲,就请大家评一评有无道理吧!
    具体说来,由于高温液态的宇宙蛋黄球心附近的温度最高,所以必然要求将热能从球心向外面传送出来释放掉。但是,因为球体内各种物质并不是绝对均匀的相混合(原因见下面③),便使物质反应的强弱分布不均,从而就使球心区域的温度高低也不均匀。结果,在偏离球心某一方向的某一个最为高温的地方所聚集得最多的反应产物──气体,就肯定会首先沿着与球面最短距离的半径方向往外冲跑出来,结果便可能出现下列几种情况:
    ①高温气体沿着笔直的半径方向尚未来到球面之前,由于偏离了该半径方向的附近某处已经有了早先被爆发释放热能的旧口子,那里的物质缺损就对周围的物质产生了吸力,于是高温气体就会略微改变了方向顺着旧口子喷了出来。由于喷出方向与原有的上升方向稍有偏离,这就会使球体产生小小的转动。
    ②由于这一团向外喷出来的气体的原始发源地偏离了球心,就对附近液体的牵动力不平衡,流体的连续性又造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便使球心附近的液体分别出现了不同方向和不同速度的流动,因此也很容易使球体产生微小的转动惯量。
    ③因为相同物质分子之间的相互魅力大,就使不同物质产生了分别集聚现象,从而不同矿物也会集中在不同地方。正因此,球体内虽然都是液体状态,各种物质也不可能绝对均匀的相混合。所以,同一半径方向上的球内液体的密度并不均匀,这更会使气体向外冲跑出来的路径不可能完全沿着原来的半径方向不改变,而是会像长江或黄河那样走出了弯弯曲曲的轨迹。但是,路径的弯曲造成了运动方向的不稳定,也同样会令球体的姿态不断进行调整,从而使球体得到微小的转动惯量。
    由于流体的连续性和惯性,还由于上列三种情况无数次的反复出现,就会使转动惯量不断加大,综合起来也就逐渐形成宇宙蛋黄在宏观上的自转了。宇宙蛋黄球心的温度越高,就会使液态球体维持内部静止状态的趋势越不稳定。或者可以把这种不稳定的具体状态理解为激烈而杂乱无章的分子热运动。这时,无形的协同规律就会自动出来对各种力的无序相互作用进行非线性调节,促使系统内部最终归顺于有序的运行。协同规律的作用就是将系统中的不稳定因素化解掉,使系统趋于有序而稳定。
    通过上面这个想象出来的故事,抽象的协同规律是不是就变得具体了呢?协同规律也就是非线性相互作用规律,是系统自组织的一种重要机制。正是由于协同规律的非线性作用过程很复杂,目前还很难立即将其数理化,公式化,但其作用效果是看得见,想得到的,我们应该承认客观事实的存在。这是哲学观念上最关键的问题,是内外因观念和唯物唯心观念相互分裂的根源。
    显然,高温的宇宙蛋黄,正是在系统协同规律的自组织作用下,从不自转变得自转起来的。在此过程中,并不需要任何外来的“上帝”帮忙,完全是内在因素起了作用。悬浮在自由空间中的熔融状态的宇宙蛋黄内部的极度高温正是实实在在的内因,协同规律则是使内因得以实现出来的机制。看不到协同规律的机制,也就看不到内因;看不懂个中的奥秘,也就只有归因于“上帝”的主宰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