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190 0
2016-04-21

自然与人-30.27   宇宙中心核球必然高温的内在机制

李开乐


    摘要:①所有物质带着能量累积在一起;②分子魅力的相互吸引加和作用造成球心高压力,高密度,高温度;③温度太高又会发生热核反应和其它高级反应,使物质隐含在深层的能量释放出来。宇宙蛋黄高温的这些形成原因,其实就是大自然物质系统的形成原因。

    在我们的“天蛋”宇宙模型中,宇宙中心核球是极度高温的。宇宙中心核球为什么会那么高温呢?这与“自然与人-30.9”已经讲过的“宇宙中心核球为什么会集中了全宇宙绝大部分物质”的问题一样,也是宇宙初期演化的问题。由于宇宙中心核球集中了全宇宙的绝大部分物质,所以:①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都带着能量累积在一起,整个宇宙蛋黄的温度就高了;②宇宙蛋黄内部,由于分子魅力相互吸引的加和作用,造成球心密度很高,因此压力和斥力都很大,分子热运动很强,这就加高了温度;③温度太高又会发生热核反应和人类不知道的更加奥秘的高级反应,使一些隐含在物质深层的能量释放出来。于是,最终就使宇宙蛋黄深处达到目前有几千亿度以上的恒定高温了。从宇宙蛋黄喷射出来的子、孙天体,随着档级的下降,温度逐级迅速降低。因此,天体温度高低的档级,也大致决定了天体辈分的档级。天体聚得越大就温度越高,这其实也是大自然中的物质能自动形成系统的根本原因。
    一般地说,基于上述的三个原因,宇宙蛋黄以外的其它所有天体,都是体积越大就对应着温度越高,也越光亮。反过来说,除了与我们的距离因素之外,恒星或星系越光亮表示温度越高,一般也对应质量越大。因此,对于远处的星系来说,除了可以通过测量其周围天体的运行速度及轨道半径,然后根据10.1-4式(V2=GM/R),比较准确地计算其中心核球的质量大小之外,如果核球没有被星云遮挡住的话,利用其真亮度判断核球的质量大小也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显然,对于那些在中心有一个很明亮的点,周围天体的运行速度又很大的情况,不能因看不清中心天体就硬说是有黑洞和暗物质,那个明亮的点就应该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核球。例如,像彩图30.27-1~30.27-3那样,喷射源既然有一个那么明亮的点,就绝不能说“判断其中有巨型黑洞”。从核球喷射的天体诞生理论看来,几十亿光年以外的远处天体的爆发和喷射,都是那些比太阳更高档级的星系的核球,在用类似太阳风的喷射方式进行着猛烈地喷射,诞生出它们的子天体。不仅有亮点之处不能说其中隐藏着黑洞,就是没有亮点的,隐藏于一片黑暗的星云之中的喷射源,也不能说其中必有黑洞。银核也不能被我们看清楚,但银核肯定不是黑洞。
    宇宙中的物质(或分子)能相互吸引和能运动相斥的特性,就决定着它们会形成一个个实实在在的物质系统,而不是形成一个个的黑洞。

彩图30.27-1.JPG


彩图30.27-1: 天鹅A喷射景象
(《文科天文》一书判断喷源中有巨型黑洞)



彩图30.27-2.JPG


彩图30.27-2: 室女座爆发星系M87发出的喷流。
(《文科天文》一书中判断“核心处有一个30亿倍太阳质量的巨型黑洞”)


彩图30.27-3.JPG


彩图30.27-3: 类星体3C175的喷流,距离77亿光年
(《文科天文》:专家认为类星体中“隐藏着巨型黑洞”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