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死,写了半天竟然因为网络问题全都没了!还得重写。
我国的政体可以分为三个时期,49-56,56-78,78-至今。
49年时期,我国的经济基础是私有制占主体,公有制占少数,于是全国政协作为各阶级协调的权力机关和出现,形成了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代表的其余政党和作为无产阶级、农民阶级代表的共产党共同执政的局面。这一局面就是所谓人民民主专政,也就是人民: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阶级,对地主阶级、官僚资产阶级和买办阶级的专政。
随着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民族资产阶级消亡,小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比重急剧缩小,无产阶级的比重迅速扩大,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1954年全国人大的召开,标志我国无产阶级专政的开始。这里必须要注意的是,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治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则各阶层的代表,在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不同。
1956-1978年,我国是纯粹的无产阶级专政,这个时候党政是不分的,因为全国人大和共产党都是无产阶级的代表。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农业无产阶级的经济地位下降,工业无产阶级和第三产业无产阶级的经济地位上升。农业无产阶级对此当然是不乐见到的,反映在党内,就先后形成了二次大的政治风波,即彭德怀事件和文化大革命。三大阶层在政治上代表分别是农业:毛、周、朱、华国锋,工业:彭、林、叶剑英,第三产业无产阶级的代表是刘、邓。最先是农业与工业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反映在党内是彭事件,反映在国际上是中苏决裂。其后是农业无产阶级与第三产业无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反映在党内是文化大革命。
1978年以后,改革开放,第三产业无产阶级取得领导权,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重新复苏,我国全国人大与党的不一致开始出现。89事件,是小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斗争,结果以失败告终,在苏联却取得了成功。
随着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壮大,我国的政体与共产党越来越不相同,但是小平同志给出了底线,那就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政体,允许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参与经济和政治改革,却不容许他们动摇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动摇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动摇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和社会主义道路。
看到这些,你应该明白什么叫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了吧,知道小平同志的厉害和伟大之处了吧,知道中国的特殊之处与马克思的一般理论之间的差别了吧。
----------------------------------
李大钊曾经说过,马克思的理论,最突出和最关键的是马克思的阶级学说。阶级学说是理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基本理论的关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20 13:16:04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