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通过分析1
978年以来国民经济、电力消费、发电装机等增长情况,不难发现,经济周期与电
力消费增长、发电装机增长以及电力供需形势的关系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电力消费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经济学告诉我们,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1978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增长明显存在三个周期,分别是1981年至198
9年、1990年至1998年及1999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
2008年我国经济快速进入了下降通道。
由于经济发展的周期性特点,电力消费增长也具有周期性,并且电力消费增长周
期与经济发展周期基本同步。尽管两者存在相同的周期,但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
两者的变化特点是不一样的。比如,1995年至1998年经济属下行阶段,经济
增速下降了3.1个百分点,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下降了6.5个百分点,用电量增速
下降幅度比经济增速下降幅度高出3.4个百分点;1999年至2007年是经济
上行阶段,经济增速提高了5.4个百分点,而用电量增速提高了8.2个百分点,
用电量增速上升幅度比经济增速高2.8个百分点;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以
及我国经济周期下行等因素影响,经济增速下降了4个百分点,而全社会用电量增速
下降了9.6个百分点,用电量增速下降幅度比经济增速高5.6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电力消费增速作为反映经济增长的先行指标,在近十几年的波动幅度
要大于经济增速的波动幅度。当经济增速回落时,用电增速出现明显回落;当经济增
速上升时,用电增速也出现明显上升。
长期以来,我国的电源建设项目均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审批或核准。在经济下行阶
段,国家会相应减少电源项目的开工建设规模;但在经济上行阶段,由于缺少对经济
运行周期的预先准确判断,往往是在经济开始处于上升阶段时才大量增加电源新开工
项目;由于电源建设工期较长,从而导致发电装机增速滞后于经济增速变化,电力供
需紧张,进而影响到经济发展。例如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开始进入新一轮增长
周期,但发电装机增速持续下降,到2002年仅增长5%左右,远低于GDP增速
和用电量增速,从而导致2003至2005年出现了全国性电力供应紧张局面。
今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经济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国家及时出台了“
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预计全社会用电量将保持低速增长
,达到3.53至3.60万亿千瓦时。2010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将会逐步
减弱,我国经济将很可能迎来恢复性增长,全年GDP增速可能会超过8%;全年全
社会用电量达到3.78至3.92万亿千瓦时,增速为7%至9%。
在经济处于上升通道时,电力需求增速上升幅度要高于经济增速变化,电力供应
能力能否满足届时需求,与近期的电力开工规模紧密相关。为满足“十二五”期间电
力需求,在计及风电有效出力参与电力平衡的情况下,到2015年全国发电装机应
达到13亿千瓦左右,考虑关停小火电以及机组退役等因素影响,“十二五”期间需
新投产装机容量近4亿千瓦,相当于每年投产装机容量约8000万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