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 教授作了题为《如何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的报告,其中涉及IEEE的一些期刊,因此比较有广泛性。我的记录不是很完整,有些关于两本IEEE期刊的细节遗失,日后争取找到当时的ppt以使本文完整。 *国内比较高级别、特别注重创新性的期刊:中国科学、科学通报、自然科学进展 关于投稿 *投稿要耐心,尤其是投各专业高级别期刊。譬如有人投ASME的期刊前后用了2-3年。 *IEEE审稿是电子化,所以最近已经做得很迅捷,大大超越了ASME。 *IEEE实行一票否决制,如果1 out of 4~5个审稿人认为需要继续revise,那就要继续revise & re-submit;原则上re-submit的paper是不更换审稿人的。 
关于论文本身(写作的要点): *从全局高度,所做研究的前因后果:即写作动机,要有历史性、继承性和突破性。 *introduction:很重要,这正是体现写作的前因后果之处,应该写明所做研究的内容、国际水平、先进之处。 *通过Examples, Experiments, Simulations反映研究方法的先进性。 *科研领域大多数人是做改进、完善工作的,只有少处在开展原创性的工作。认识到这点对于写作也是有指导意义的。 *关于reference,不要盲目引用,要留意引文和本文水平是否在同一层次。(应该是暗示不要不小心引用了质量不高的文章吧) *IEEE trans是根据参考文献来找审稿人的,所以引用的时候要注意。 *注意一些special session(特刊),是不错的机会。 学生提问: Q1:IEEE conference发的文章,可不可以将来再投期刊? A1:如果已经在IEEE conference发的,那么是有copyright了,可以在声明首次出处、进行拓展的基础上投IEEE trans,但不可以without permission发在non-IEEE journal上面。 Q2/A2:没记下。似乎是解答的内容在前面讲座中出现过。 Q3:关于综述性文章 A3:这类文章要学生少写,不鼓励。Review是留给学术泰斗们的,而且一般是约稿 教授带病坚持给我们作报告,很感动。 题目是:How to do good research work & publish high quality papers? 基础研究经常换topic,以追求最新动态 教授本人就换过五个fields of interest。他的研究经历是: *1960s, 研究re-entry,通过类比nuclear-eng中的neutron transfer解决了gas dynamics的问题 *70年代,华裔天空专业的
毕业博士就业困难,只好屈就于夏威夷大学--一所没有博士点的teaching-univ. 教授做young faculty期间,恰逢能源危机,于是抓住机遇选择了多空介质、地热传热这一课题,克服设备、资金、人员的困难,自己一个人实现了很多创新; *做过一些pulse tube的研究 *一些分形分析在传热中的应用的研究,跨学科 *目前关注微观领域,微channel传热,坚持去学术会议,与年轻同行探讨 So how to do a good research? *timely topic, interdisciplinary *widely reading *employ as many tools(approaches) as possible. E.g., theoretical, experimental, numerical(这里,
郑教授提到当年在夏大,不能带研究生,就自己一个人推理论、设计实验台架、debug FORTRAN程序,非常辛苦但也成果斐然......) *life-long learning process 关于High quality paper,一定要有要深入细节,多角度,比较、解释;不要像国内刊物登的那样: 图一是什么什么,图二是什么什么,完了...... 关于 *有些期刊有page limit,而且每个figure算作一个page *format,严格按要求,一丝不苟为宜 Possible rejection: *subject is in appropriate for a specific journal,譬如某个fundamental research的期刊不会收applied的paper *errors *multiply submission,千万不要有,一定要honest *poor presentation *low quality, routine work, nothing new 教授讲他担任编辑的几个期刊,我没记下,毕竟不是这个行当的......有记录的同学可以来补充一下。 然后同学提问: Q1:还做不做porous media? A1:实验台没带到交大。 Q2:期刊有无国籍歧视、国籍优势之类的? A2:没有。譬如当年在夏大,夏大就被说成是很难发paper的地方,但是通过个人努力,还是发了270多次引用的paper。 Q3:关于国际期刊催稿 A3:根据期刊公布的审稿期限去催,不要过于着急,一般3-4个月 教授的讲座,风趣又不失严肃、教益。经记录、简写之后,原貌难以保留... 
学术道德: *不要一稿多投:由于专业性,很多期刊会找同一位专家作审稿人;譬如有人同时投《航空学报》以及其他期刊,稿件就都经编委转到了教授手中......不要有侥幸心理。 *绝对杜绝抄袭,耍小聪明可以一时骗过编辑、审稿人、导师,骗不过众多人。 *多投、抄袭的原因是,一方面导师忙,付出在论文上的时间少;另一方面学生毕业时间紧,经常心急、投稿不经导师把关。 
关于文章本身: *最大的问题是:认真的问题,文责自负四个字要牢记*公式、图表编号要有序,要引用不要莫名其妙的孤立存在。有效数字要统一规范,体现工程素质。全文要有完整性、系统性。 *文章头尾:摘要应该画龙点睛,不要言而无物,譬如写桥梁动力学的不要净说"桥梁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如何如何的意义,我国已经有多少多少大桥"之类,要将所做研究的内容、方法、意义;结论要恰如其分的指出贡献、创新点,尤其年轻学者,不要牛犊不怕虎的说"本研究具有某某重大意义......",这个还是留待别人去评价。 *参考文献:是别人的工作,一定要引用、说明。同等条件下优先引用杂志编委的文章,优先引用最新的。参考文献要有取舍,不要引得太过多。 *要注意,不要估计到对自己稿件的影响,就闭眼不引用最新的、有可能超越自己的文献。 *理论+实验+仿真(数值)可以组成一篇充实的工科(APPLIED)论文(理科、理论研究另当别论);如果必要,引用别人的实验数据以充实自己的文章可以的。 *文章的题目要吸引人,不要冗长、无色
 *英文文章要注意语言文化差异(参看外籍教师对中国学生论文的评价综述) *投论文,这里面有学术因素,也有非学术因素;后者不可忽略,前者一定要做好。而且,投高级别期刊是学校的期望,但同学们也要注意毕业要求。 *关于投稿,耐心一点,到审稿期限再询问;而且要注意催稿的措辞、礼貌。 学生提问(记录不全) Q: 中文稿子质量不错的,翻译成英文再投国外,是否一稿多投? A: 很难界定,目前很难说是多投。但是在统计工作量的时候最好主动说明。 提到: 说得太好了,有两点我深有体会: 1.创新点要恰如其分。我有篇论文直接写出 "The main contributions of our paper....",结果被扁。 2.同等条件下引用杂志编委的文章。呵呵,这个就更有体会了。当时我投的一个会议,因为没有经验,引用参考文献时没有注意审稿人的文章。其实这点非常重要,如果审稿人里面有和你领域特别相关的,那么他审稿的可能性非常大,同等条件下引用他的论文是个明智的选择。另外,要特别关注编委中和自己特别相关领域专家的最新论文和最牛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