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417 0
2016-05-03

    预算编制的原则_预算编制的方法_预算编制流程


预算编制的原则


  1.必须按照复式预算方法编制

  自建国开始至1991年,我国预算均采用单式预算编制方法,从1992年度起,由单式预算编制改按复式预算编制。这是一项重要的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成果。《预算法》以法律形式巩固了这项成果,明确规定中央预算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复式预算编制


  2.实行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

  《预算法》要求中央政府公共预算不列赤字。中央预算中必需的建设投资的部分资金,可以通过举借国内和国外债务等方式筹措,但是借债应当有合理的规模和结构。地方各级预算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


  3.应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相适应

  各级预算收入的编制,应当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相适应。按照规定必须列入预算的收入,不得隐瞒、少列,也不得将上年的非正常收入作为编制预算的收入的依据。中央预算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应当参考上一年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收支预则进行编制

  4.应当贯彻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方针

  《预算法》要求各级预算支出的编制,应当贯彻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方针。


  5.应当统筹兼顾、确保重点、妥善安排

  各级预算支出的编制,应当统筹兼顾、确保重点,在保证政府公共支出合理需要的前提下,妥善安排其他各类预算支出。中央预算和有关地方政府预算中安排必要的资金,用于扶助经济不发达的民族自治地方、革命老根据地、边远、贫困地区发展经济文化建设事业。各级政府预算就当按照本级政府预算支出额的1%至3%设置预备费,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救灾开支及其他难以预见的特殊开支。


  6.应当按规定设置预算周转金


  各级政府预算应当按照国务院的规定预算周转金。各级政府预算的上年结余,可以在下年用于上年结转项目的支出;有余额的,可以补充预算周转金;再有余额的,可以用于下年度必需的预算支出。


预算编制的方法


  1.单式预算

  单式预算,是指将政府在一个财政年度内的全部财政收支汇编于单一格式的总预算表内,而不区分各项财政收支的经济性质。单式预算起源于英国,是一种传统的国家预算方式,它的优点是整体性强,编制简单,易于操作,主要缺点是对预算执行结果难以得出正确的结论。在国家预算收支规模较小,功能单一,且一般不举债的条件下,单式预算适应了国家编制预算的要求。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收支范围不断拓宽,公共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大,单式预算难以适应政府干预经济的要求,因而逐步为复式预算所取代。


  2.复式预算

  复式预算,是指国家将本年度内的全部预算收支按照经济性质划分,分别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复式预算起源于北欧的丹麦,1927年丹麦政府先将财政收支按经济性质分别编成两种收支表,创立了资本预算,从而产生了复式预算,但在当时并没产生影响,直到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经济危机和凯恩斯主义主义流行以后,瑞典设计了新的复式预算方案,才引起其他国家注意并纷纷采用。复式预算的产生和推广并不是偶然的变革,总的说来,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的周期性经济危机,是复式预算产生的社会经济根源,凯恩斯主义的兴起,是复式预算产生和发展的重要理论因素,而资本主义国家政府职能的变化以及国家预算功能的扩大,是复式预算产生的直接原因。



  复式预算的主要优点是:(1)结构清晰。它将政府财政收支按经济性质划分得明确具体,一般分为经常性预算和资本性预算,打破了将现有财政收入和支出列在一起进行平衡的传统结构。(2)便于分类管理和控制。由于经常性预算和资本性预算各自保持相对独立性,既便于对各类财政收支进行分类管理和控制,也便于分析研究财政赤字产生的真实原因,有利于控制经常性收支的不合理增长和对资本性支出进行成本——效益分析。(3)预算功能扩大。表现在预算不仅具有分配的单一功能,而且具有调控经济运行的功能。政府可以利用资本预算具有较大的伸缩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来扩大收入或增减支出,起到调节经济运行和稳定经济的目的。


预算编制流程


  预算的编制


  新苏纶采用零基预算(基本思想是不考虑以往会计期间所发生的费用项目或费用额,一切从零开始)的方法,每月由各部门对其资金收支情况进行预算,总会计师和总经理确认预算合理以后,财务部门将全企业的预算进行汇总,形成全企业的月份资金使用总预算。


  预算是建立在对企业业务情况的一定假设基础上的,而企业的实际业务情况不一定能在假设范围内,因此各部门有时需要根据业务发展态势调整本月预算。出现这种情况时,要求追加用款的部门填写“月度用款追加计划申请表”,说明申请追加用款的理由及金额,总经理审批通过后,方可加入预算范围内。


  预算的执行和控制 公司对预算的执行情况采用双轨制进行记录,即对每一笔支出,需要财务人员填制凭证,在总账子系统中自动登记总账和明细账。同时,经手人都必须填写“申请领用支票及申请付款工作联系单”,并在“限额费用使用手册”上进行登记,控制成本费用的发生。限额费用使用手册类似于为预算管理所设计的责任会计账。


  预算的考评


  月末对限额费用使用手册进行汇总,得到资金费用使用汇总表,随后将汇总表和预算进行比较,找出两者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新苏纶对各部门的费用支出在进行预算的基础上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对整个企业的成本费用起到了非常好的监控作用。而且,事后的差异分析为各部门的业绩考核提供了依据,企业的奖惩制度有了实行的基础。


  实现预算管理


  当企业选择了一种预算管理模式,并设计了满足企业管理需求的预算管理框架后,如何在计算机环境中应用管理软件建立预算管理的解决方案?


  利用管理软件的功能构建满足预算管理单轨制流程


  新苏纶在预算管理的流程中采用双轨制,即对每一笔支出,需要财务人员填制凭证,在总账子系统中自动登记总账和明细账;同时,经手人都必须填写“申请领用支票及申请付款工作联系单”,并在“限额费用使用手册”上进行登记,形成责任会计账控制成本费用的发生。值得注意的是,在计算机环境下,解决方案不能简单模仿手工预算管理流程,而是应该结合管理软件的功能,充分发挥计算机数据处理的优势,在设计新的解决方案的同时,保证企业预算管理目标的实现。首先,对于新苏纶预算管理的双轨制流程进行改造,将双轨制流程改为单轨制流程。


  用预算管理的观念设置科目


  为了进行预算控制,需要对各部门差旅费、业务招待费等项目设置预算并进行实时控制,并根据预算数和实际数计算出差异。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把各种控制项目用相应的科目和部门进行反映和控制。因此,在管理软件中需要进行预算管理科目的设置,如“差旅费”设置为“部门核算”。以便在各费用发生的同时,可以在总账中按部门录入其发生额;在进行数据处理时,可以按照部门进行归类汇总;在将数据转化为信息输出时,按部门、按科目将预算和实际发生额进行对比分析。


  按预算管理观念编制部门预算


  在科目设置完后,启动“财务分析系统”编制预算。先选择预算类型,预算类型分为粗放预算和精细预算。精细预算是指对某个部门或项目中的核算科目制定预算数;粗放预算就是将某个部门或某个项目里需要进行预算控制的各科目按照已选定的控制方向,制订一个部门或项目的总预算数,而并不对每个科目制订预算数。


  按预算管理观念处理日常业务和实时控制


  财务人员录入反映各种经济业务的单据时,如果涉及到与预算管理科目有关的业务,则系统提示需要录入相应的部门;如果部门的实际发生额大于预算数,计算机弹出窗口警告不允许处理。因此,实现了实时控制。


  预算考评



  当管理者需要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动态考评或综合考评时,可以直接在财务上与预算数进行对比,按月、按季或按年输出各种预算管理分析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