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3759 5
2009-05-18

论坛的逆向选择

1.人大经济论坛是个交流平台。

1.1所谓交流平台,就是交流思想(观点,看法)的市场。

2.有市场,但并不一定能有效交易。

2.1所谓有效交易,就是高质量的观点或想法和高质量的观点或想法交流(交易);低质量的和低质量的交易。

3.这个论坛以及论坛每个话题,基本上,每个人都可以自由选择参与或退出。

4.选择参与还是退出,就是是否参与交流(交易)。

5.理性的人的选择,要考虑成本和收益。

5.1成本是参与话题的时间,拥有高质量的想法的人(或高手),时间成本高;反之反是。

5.2收益是所参与的话题的质量,高质量的话题,有想法有启发有收获,即高收益;反之反是。

6.参与人面临的话题众多,质量高低不等,且由于信息不完全或者获得信息的成本过高,难以区分高质量和低质量的话题。所以对话题的质量取均值。

7.时间成本高于此均值的人,选择退出话题和论坛;时间成本低于此均值的人,选择参与话题。

7.1时间成本高的人为高手。

8.结果,高手退出论坛(市场)。

9.所以,均衡结果是低手充满论坛,话题质量也就难以提高。

10.补充说明,虽然话题质量以及讨论难以提高,或讨论难以有效进行,但是文献上传下载还是非常有效的。

10.1原因在于文献的质量相对容易判断。信息成本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5-18 18:27:00

补充:一般性的分析,不排除特例的存在。(论坛还是有高手的)

以上的分析是可以证伪的。如果论坛中高手不少,且常参与话题,那么就推翻了以上论坛逆向选择的分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18 18:27:35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8 22:14:00

个人认为觉得如果定义论坛是一个市场的话,那么有必要说明市场在一定假设条件下存在看不见的手。

但是需要考虑到论坛中有大部分的“搭便车者”以及“再配置实效”,同时还包括时效问题,那么帕累托自然不能形成。

个人观点,仅供交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16 11:49:18
应该从混合策略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否则逆向选择的结果是论坛质量下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17 16:48:04
1、论坛是个公共品还是俱乐部品?
有门槛没有?论坛本身的研究方向就是门槛
具体每个帖子的质量 要看得懂 又是个门槛
所以 论坛是俱乐部品
2、来论坛的人多数是为了学习知识和阐述自己观点 就以学习知识而言 结合我前面说的门槛 直白说 搭便车也得有点水平 这样的结果是质量不会无限跌落 底限是门槛高低 这个是由版主水平来审核帖子质量
3、至于在水平之上会不会有逆向选择 我觉得这个概念用在这不合适 论坛对门槛之上的参与者是不排斥的 而且搭便车的前提是占了公共资源便宜 非盈利的论坛不在乎这个 若是盈利的 那就要严格把守门槛了 不过那样的盈利有部分会进入维持门槛的成本
4、问题就在于这个俱乐部品本身有门槛 知识的门槛 不懂的人哪会天天跑来灌水 高手离开 是因为收益成本的权衡 理性选择 我们同时要看到低手的进步 结果不会是维持在低水平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9 21:09:27
虽是这样说,但高质量的人才也需要一个固定的圈子,如果一个论坛都是精英,那么可容纳的范围毕竟很小,毕竟传播途径有限,毕竟思想是需要得到碰撞的,还有一方面,精英的观点就一定正确吗(也许道理上说的通,可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发展却不一定)圈子越大,容纳的观点多样性更多,角度也各异,可能更有利于找出事情的发展方向与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