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786 6
2009-05-19
石油需求在下降,国内生产总值(GDP)却为何较快增长?国际能源署(IEA)近日发布的《全球石油市场报告》对中国经济数据的可信度提出了质疑。
  对此,国家统计局新闻处有关人士在接受晨报采访时回应称,统计数据完全可信,两数据的背离主要源于产业结构的调整。
  石油需求下滑,GDP在增.
  国际能源署的报告认为,中国公布的今年一季度GDP较上年同期增长6.1%,然而当季石油需求却出现3.5%的降幅。与此同时,中国的电力需求也异常疲软。“鉴于分析师难以从独立生产商获得有关库存和炼油产量的数据,准确估算中国的石油需求相当困难。”国际能源署表示,要与中国政府公布的经济增长水平相符,中国石油需求的增长应该更为强劲才行,除非收入弹性发生了巨大变化。
  鉴于上述观点,国际能源署给出了另一种可能性:中国公布的今年一季度GDP数据不准,公布的经济增长数据也过于乐观,并未反映真实情况。
  产业调整导致数据有质疑.
  对国际能源署的质疑,晨报记者随后联系了国家统计局新闻处,相关人士表示,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在国家统计局网站上撰写的《如何看待GDP增长快于工业生产增长》一文,已经充分地解释了最近能源数据和GDP数据之间的冲突问题。
  根据祝宝良的文章,三大产业的结构性调整对GDP的数据有影响:今年第一季度第二产业增幅回落幅度高于GDP增幅总体回落水平(这与中国当季石油需求下降3.5%、发电量出现负增长等情况相符),但第二产业对GDP增幅的拉低效应却被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对GDP增幅的推升效应所抵消,因此官方公布的GDP统计数据可信。
  数据冲突不是新问题.
  事实上,能源数据和GDP数据的冲突问题,并不是最近才出现的。在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就被问及类似的问题。
  当时有记者问李晓超,为什么中国工业生产在第一季度增加了5.1%,但用电量或者发电量却下降了3%?是中国工业利用能源的效率突然提高了,还是在数字统计过程中有虚报、高报现象?
  李晓超当时表示:“直接从数据上是很难解释的,但我可以告诉大家,工业增长速度是准确的,用电量也是准确的。”他接着解释说,从长期看,这两个数据在方向上、趋势上一般来说都是一致的,但在短期上,有个别时期会出现反向变化。
  李晓超还当场发出邀请:“这个问题可能跟数据、技术有一定关系,从经济现象直接解释有时候也解释不清楚,但我希望大家一起来找出个别月份这两个数字出现背离的原因。”
  GDP统计方法仍需改进.
  在接受晨报记者采访时,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表示,仅凭能源和GDP数据不相符,就认定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不准确,不妥当。
  “用电量、用油量在一定程度上是经济和GDP的晴雨表,但这并不是绝对的。从长期看,它们具有较高的观察价值,但短期内的波动异常是很正常的。”庄健表示,“国家正在抓紧进行的节能减排、经济机构性调整等都会影响上述两个经济数据。”
  虽然并不认为公布的经济数据有误,但庄健认为,我国当前的经济增长数据统计需要改进,需要从更全面的角度,更科学的方法去统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5-19 11:30:00
[em01][em0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9 11:40:00

即使数据是真实的 问题就更大了 一部分GDP是靠什么堆上去的?都知道的

只不过是老办法 把问题积压到后面再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9 12:35:00

数据应该允许一定的偏差,数据的疏漏不一定是坏事,数据的疏漏对学术研究有些影响,但不致命,因为数据不会太影响经济的正常运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20 00:25:00
算了,我觉得是愈加地混乱了,但是我知道的一个事实,我们周边的许多工厂被要求合并两个月的电力消费进行上报...无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9 21:49:25
统计局的数据向来是完美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