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互联网大视野(ID:szwanba) 转载自CEO圈子
食品安全,历来是315的重头戏。今年的央视315晚会,外卖平台饿了么被爆出商户管理不严,食品安全存在问题。饿了么员工微博上一句“对不起,饿了么今天忘记给央X续费了”更是火上浇油,瞬间引起轩然大波。
虽然,饿了么官方迅速做出了反应,第一时间公开表示“紧急成立专项组,下线所有涉事违规餐厅,并连夜部署,核查全国范围内餐厅资质”,隔天老板张旭豪又进行了二次道歉.....但是,事隔半个月后,事情却并没有就此平息。
据北京晨报记者随机探访,饿了么上面仍有商户未悬挂营业执照,部分店家地址与登记地相去甚远,商户实景相片盗图,等等问题。人民网和央视新闻官微也对此作了相应的追踪报道。
年少得志,仅30岁身价20亿,人称“枭雄”
他从校园创业,凭借外卖起家,七年时间,估值超过30亿美元;他站在移动互联网O2O外卖领域的风口,依靠强大的线下执行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逐渐成长为国内最大的到家服务平台;他试图凭借重度垂直的商业模式,让原本“轻资产”的订餐信息平台变身自建配送体系的“重资产”,并成为这场“负重游戏”的资深玩家。
这是饿了么创始人张旭豪获得2015经济年度人物新锐奖后,在年初参加颁奖典礼时候的颁奖词。
所以,看到现在深陷“食品安全”风波的饿了么,小编只能一声叹息。
站在互联网风口上成长起来的超级独角兽
2009.04,饿了么正式上线
2011.05,饿了么年交易额突破2000万
2011.12,饿了么日均交易额突破10000单,成为中国最大的订餐网站
2014.09,公司员工超过2000人,在线订餐服务已覆盖全国近200个城市,用户量1000万,加盟餐厅近18万
2015.11,饿了么的自营配送队伍已超过6000人,配送员超50万人,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
2015.12,阿里巴巴投资饿了么12.5亿美元,饿了么估值超过45亿美元。
在整个外卖O2O的激烈战役中,在互联三大巨头三国鼎立的格局下,饿了么能杀出一条血路,从0到45亿美元,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不知哪位神人曾经总结过,说社交、外卖订餐、倒卖二手书。因为没啥门槛,不需要啥资源,所以这几个领域无数草根诞生,然后死亡,不停进行这样的循环。饿了么,就是这样站在无数的尸体上崛起。
大学宿舍中萌生的创业想法
2009年,在上海交通大学读研的张旭豪萌生了创业的想法,他和同学看中了外卖送餐行业。最初的启动资金全靠几个人东拼西凑,连学费都没能幸免。
每个人选择创业都有自己的原因,那么张旭豪选择创业的原因的原因有哪些呢?
为钱?为名?为责任?为梦想?都不是,张旭豪选择创业是为了竞争。
从幼年开始,张旭豪就养成了如拳击、篮球和赛车之类颇具竞争性的爱好。所以在考虑未来的职业走向时,他选择了一个永远不缺乏刺激和竞争的职业——创办一家公司,做它的老板。
最初,张旭豪和他的伙伴请不起配送员,就购买了十几辆电瓶车,自己做配送。等终于请的起配送员了,冬天的时候配送员又因为工资不愿意去送外卖,他们又自己骑着电瓶车去送。上海冬天经常下雨,雨水把鞋子打湿,一冬天下来两个人脚上都是冻疮。
为了全情投入到创业中,张旭豪甚至放弃去香港理工大学深造的机会。
在巨头的围剿下,杀出一条血路
2013年以前,虽然竞争对手层出不穷,饿了么尚且保持着稳定前进的姿态。可随着互联网三大巨头BAT在O2O领域布局开始,淘点点、美团外卖以及百度外卖先后杀入市场。
外卖送餐市场战争的号角突然吹响,BAT的围追堵截迫使着饿了么拼命向前。
这家创业公司的每日订餐的数量和公司估值,都在以让人匪夷所思的速度增长。
疯狂扩张的背后,隐忧已现
饿了么的疯狂扩张,并不能阻止它的竞争对手也在急速成长。2014年8月,一份报告显示,美团高校的市场份额直逼饿了么。
面对这样的危机,把自己关在办公室两天两夜之后,在公司视频会议上张旭豪突然爆发,拍着桌子开始咆哮:
“市场份额才是第一!不要管成本!只要市场份额!”
在BAT入局之前,饿了么可以说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战争。乍然面对战争的残酷与血腥,这个85年出生的大男孩也不知所措了。
张旭豪和他的团队选择向城市经理们传递压力。因为,“我们下面这些人,没有花过那么多钱,放开手花钱做补贴拉用户,做这种事有点放不开。所以我们当时就觉得,Mark自己传达压力最好。”
在这样的高压下,整个2014年,饿了么是8~9倍的增长,2015年则是5~6倍。
据央视315晚会曝光,饿了么外卖平台上有多家外卖商家无证无照经营,并且厨房环境肮脏不堪。同时,饿了么公司经理为这些无照经营的外卖商家提供各种支持,引导商家虚构地址、上传虚假实体照片,帮助其成为无照经营的外卖商家。
可想而知,为了抢占市场份额,饿了么无所不用其极,这是盲目扩张的产生的弊端。
饿了么,一家在O2O的风口上成长起来的超级独角兽。从几个人的小公司,到中国最大的外卖订餐网站,饿了么经历了互联网巨头的围追堵截,也成为互联网风口上的受益者。
张旭豪雄心勃勃还想做更多的事情。他曾经接受过一次《财经天下》周刊的访问,在采访中,他声称自己要做餐饮界的淘宝和天猫,并且说接下来要做配送,自建物流或使用第三方物流。
他的野心太大了,所以饿了么走的太快太猛,以至于在狂飙式的扩张中并未找到平衡。你要得到想要的东西,总要走很远的路。而今年才31岁的张旭豪,未来要走的路,还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