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274 1
2016-05-09

写在    吴敬琏:中国经济改革为何出现开倒车现象--凤凰大学问的博客--凤凰网博客

http://blog.if.com/article/44647988.html?touping

一文后的评论 。
“扩需求保增长长期主导宏观政策,导致效益递减、负债增加,系统性风险累积”的小标题,混淆了“需求”与“投资”的概念,用后者偷换了前者,用后者的“罪状”给前者“判罪”,导致了根本性的错误。“需求”包括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没有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二者合适的比例,才是中国目前经济问题的根本:“生产过剩”,才有提出“去产能,去库存”。市场经济的驱动力是“利润”,而利润的前提是满足有支付能力消费需求的商品和服务的“短缺”。没有人能在森林中经营空气赚取利润。
   “现在唯一的出路就是提高效率。”这得在“短缺”的经济环境下,现在这种“过剩”的经济环境下,在道理上,恐怕有加重“过剩”的后果。
    凯恩斯主义如同666农药,短期效果明显,长期效果危害很大。“2014年我国的杠杆率超警戒线,在250-300这个范围内。”债务危机导致的现在“去杠杆”的提出,正是前些年我国信奉凯恩斯主义过度集中投资的恶果。凯恩斯主义延缓了“生产过剩”危机,但同时也是暂时掩盖了“生产过剩”危机,使消费与投资的比例得不到及时调整,积累了债务危机。不能再抱住凯恩斯主义大腿不放了。
   “调结构”应该是调“消费与投资的比例”,调“需求”的结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5-10 13:58:29
又被砖家忽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