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问题中的偏好,恐怕不是指的微观经济学的“偏好”概念吧?
如果使用标准的微观经济学语言,我的看法是:
1和偏好不同无关,是预算集的区别;
2和偏好无关,是规模效应(也可以用“路径依赖”来解释)的作用;
3确实是“偏好”不同的案例,
但是不应说四川人爱吃辣,应该说某些人爱吃辣,而在四川省的这样的人比较常见;
4不是偏好,而是风险偏好的应用——风险升水或者是信息折现;
5可以说是偏好,但更确切的,应该归入效用函数——“从众效用”,消费的外部性研究的内容,可以看作“效用函数”的移动,由既有销售量(普及程度)影响以后的消费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22 19:57:29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