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悟了这两句话的区别,你就掌握了交易的根本!
第一句话,我知道这笔交易可能会盈利也可能会亏损,盈则持有,亏则止损;
第二句话,我知道这笔交易必定会盈利除非发生亏损,盈则持有,亏则止损。
通过交易实践,你有真正理解两者的区别吗?
众所周知,对于金融市场的分析主要源于两个方面,即基本面分析以及技术面分析,而对于很多交易员或投资者而言,有的针对于基本面进行持仓的选择,有的则依仗于技术面的特点来进行布局,但结果都不太尽如人意,因为对于市场分析最大的误解莫过于单一的分析方法,究竟如何进行有效的分析是困惑很多投资者的话题。
基本面的分析主要根据经济数据、经济发展取向、货币政策或者是领导人的立场来对于趋势进行研判的方法,优点在于有较强的依据性,并且有理论上的支持,能够判断长期的走势,但是缺点则是在于过于依赖数据的真实性及消息的准确性,并且在判断长期趋势的时候从来不考虑时间的精确性,也不考虑一些突发事件对于盘面短期的影响,所以对于一些善于做价值投资的人而言,基本面信息有较强的操作性,但是对于一些投机者或者善于做短线交易的操盘手而言,基本面消息则会让他们无所适从。
技术面是在确立以趋势为王,并且历史将会重演的前提下,根据图表过去的走势来寻找未来行情走势线索的分析方式,优点在于能够研判短期内价格的走势以及中期行情的基本方向,并且能够根据技术面的分析来寻找获利了结的目标以及止损的参考点位,但是缺点则在于缺乏金融理论基础,并且随意性很强,导致由于判断过于主观反而事与愿违。
在技术分析的体系里面,操作的全过程所依据的交易系统,预测这个因子所占的权重非常的小,所以技术分析的预测错误是不会给交易带来太大伤害的,预测对了也不会给交易带来太大的好处,通过技术分析最终能赚到钱的基础不在于“预测的对错”,而在于“处理的艺术”;可是,基本面的交易体系里面,方向预测这个因子所占的权重非常大,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基本面派的资金曲线会有很大的波动,也就是说基本面派的预测一旦发生错误,交易的结果会惨不忍睹,预测对了也会赚很多钱。从这样的角度,我宁愿选择技术分析,理由很简单:我可以接受出错,但不能接受亏大钱。
有人告诉我:当基本面和技术面发生共振的时候再入场交易,那就是确定性的机会了。事实是这样的吗?那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个逻辑是否正确。技术分析会根据某一个形态,比如头肩底形态预测出未来价格走势将会出现上涨的可能性比较大,然而,头肩底形态不是百分百成功的,也就是说有许多头肩底失败的技术形态,那么这个预测上涨的的结论我们假设成功概率为70%;恰在此时,基本面研究通过供需数据也预测出了一个方向,也是上涨,单独从基本面分析的这个研究结论来说,也不能保证百分百是对的,也有错误的可能,我们假设成功概率为80%,这两个加在一起成功的概率绝不会超过80%,相对于单独使用技术分析,也不过就是提高了10%的成功率而已,而且,进场出场的依据依然是根据技术信号,那么请问,基本面分析的结论在这个交易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如果交易的结果落在了失败的那20%区域,一样完蛋。所以,基本面和技术面共振这种说法也不过是安慰一下交易者的心理而已。
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都是交易依据,不结合交易思想和资金管理的话,都是“术”,“术”之间争了长短也没意义。市场正确与否不重要,从静态要求来看,市场从来都是错误的。之所以强调市场是正确的,是因为我们的钱包必须是正确的。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没有任何的分析方法是十全十美的,所以我们只能扬长避短,把基本面和技术面相互结合,从基本面上来判断趋势的长期方向,并且根据市场情绪的变化来进行相应的调整,再根据技术面所呈现的特点来进行中期趋势的分析,最后再根据日内走势的特点来逐渐进行仓位的布局,并且寻找止盈和止损的目标。只有在形成一个良好分析模式的情况下,才能客观的看到市场的机遇,发现价格与价值之间的偏差,最后培养出一致性获利的能力。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这句话出自孙子兵法,与大家共勉。意思是以前善于用兵作战的人,总是先创造自己自己不被战胜的条件,并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机会。使自己不被战胜,其主动权在自己手中,而能否战胜敌人,在于敌人是否给我们可乘之机。所以说,胜利可以预见,却不能强求。油市就是战场,如何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如何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这是更高层面的比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