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58 发表于 2016-5-14 17:36 
我们来看《资本论》的原著(自然段按照原著分割):
p227
真是佩服黄佶的无耻!
你的引用只是省略一个回车键的问题?你是根本就没有标明你省略了回车键!!!
你的引用最根本的问题是你歪曲了马克思的意思。
马克思得出了“生产资料转给产品的价值决不会大于它在劳动过程中因本身的使用价值的消灭而丧失的价值”的结论,但是马克思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呢?
马克思是从他上述的七个自然段的证明过程中得出了这个结论。
但是你的引用让人们误认为马克思仅仅从“根据经验可以知道,一种劳动资料,例如某种机器,平均能用多少时间。假定这种劳动资料的使用价值在劳动过程中只能持续6天,那末它平均每个工作日丧失它的使用价值的1/6,因而把它的价值的1/6转给每天的产品。一切劳动资料的损耗,例如它们的使用价值每天的损失,以及它们的价值每天往产品上相应的转移,都是用这种方法来计算的。”中得出的结论。
你由此得出了什么结论呢?
“生产资料只能转移价值,而不能创造价值”是马克思经济学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结论,是论证“资本只能靠剥削获得增殖”(即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依据之一,但其证明方法却如此简陋。
马克思明明用七个自然段来证明“生产资料传给产品的价值决不会大于它在劳动过程中因本身的使用价值的消灭而丧失的价值”根据你有问题的引用,你却得出了这个结论的证明方法如此简陋。
并发表了一番高论: 马克思一贯主张“透过现象看本质”,但自己却仅仅根据“经验”,根据企业计算设备折旧费的方法,就下结论“这十分清楚地表明”。
“平均每个工作日丧失它的使用价值的1/6,因而把它的价值的1/6转给每天的产品。”这在经验上的确如此,但在本质也是这样吗?
为什么不能是“平均每个工作日丧失它的使用价值的1/6,因而把它的价值的1/6转给每天的产品,同时还赋予每天的产品以部分新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