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储蓄和量化宽松
第一节 债务填补储蓄造成的消费缺口
表1.1 中国金融机构历年各项存款增加额与GDP之比例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金额单位:万亿元
| 年份 | 存款 | 增量 | GDP | 比例(%) |
| 2009 | 59.77 |
|
|
|
| 2010 | 71.82 | 12.05 | 40.89 | 29.47 |
| 2011 | 80.94 | 9.11 | 48.41 | 18.82 |
| 2012 | 91.76 | 10.82 | 53.41 | 20.26 |
| 2013 | 104.38 | 12.63 | 58.80 | 21.48 |
| 2014 | 113.86 | 9.48 | 63.59 | 14.91 |
| 2015 | 135.70 | 21.84 | 67.67 | 32.27 |
| 平均比例 |
|
|
| 22.87 |
在模型三中,为防止储蓄带来的经济衰退,最直接的方法是“借”。政府通过发行债券借钱,企业通过发行债券和股票借钱,个人通过房贷和信用卡借钱。政府、企业和个人把1千亿元储蓄借出来消费,则总消费、生产和收入又回到1万亿元,经济得以平稳延续。
但这并不是问题的结束,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分析人们为什么会储蓄1千亿元而不是将之消费?储蓄总额是否会持续上升?政府、企业和个人是否有能力把储蓄都借出来?当社会的借贷能力不足时应当采取何种措施以保持经济持续发展?
下面各节将回答这些问题。
大小:346.5 KB
第二节 储蓄和消费饱和
图2.1 消费饱和
表2.1 2010年美国家庭金融资产统计(Domhoff ,2013 )
单位:美元
第三节 降息、增税与量化宽松
表3.1 美国历年最高档所得税率
年份 最高档所得税率
1944 - 94.0
1946 - 91.0
1964 - 77.0
1965 - 70.0
1982 - 50.0
1987 - 38.5
1988 - 28.0
1991 - 31.0
1993 - 39.6
2003 - 35.0
2013 - 39.6
图3.2 美国非金融债务与GDP比例 (Rudarakanchana 2014)
第四节 政府对经济健康发展的责任
债券低利率会向经济整体的低利润率(投资回报率)传导。学过经济学的人会比较熟悉,这就是平均利润率的推导过程。
当银行存款和债券的利率低时,投资者就会取出存款、卖掉债券去买股票或者办企业。
例如,债券持有者卖掉债券买股票。这就会导致债券价格下降,利率上升,同时股票价格上升,市盈率和分红率下降。最终使债券和股票的投资回报率平衡。当然,因为股市有风险,股票的回报期望值要比债券利率高一些。短期看股票上涨使股值变化带来的回报增加,但上涨后买股票的人的分红率下降。
再如,债券持有者卖掉债券办企业。这就会导致债券价格下降,利率上升,而新增企业的产品增加了市场供应,供求关系就会使产品价格下降,使得相关行业的利润率下降。
按2014年发布的“Dalbar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Investor Behavior (QAIB)",截止2013年底的10年中,美国共同基金投资者平均年投资回报率仅为2.5%(Hanlon ,2014)。 这个投回报率是从全体共同基金的结果计算的,包括债券和股票投资。物价调整后的实际年回报率只有0.9%。
ShiftIndex 调查了2万个美国公司1965-2010年的投资回报率(ROIC,Return On InvestedCapital)(图5.1)。他们发现投资回报率在45年中的总趋势是下降。图中显示,用线性逼近法,投资回报率从6.2%下降到1.3%。
图5.1. 美国1965-2010年的投资回报率(Denning,2011)
ShiftIndex的方法的工作量太大。一个简便可行的方法是分别考察债券投资和实业投资,然后加权平均。
债券的投资回报率是比较容易得到的。任何投资都有风险,所以投资回报率是不同的。风险大的投资的回报率高,但也容易亏损。一般应当把债券的投资回报率折算成无风险债券回报率。国债是风险最小的债券。美国10年期国债2016年2月26日收盘的利率是1.76%。
实业的投资回报率比较难以计算,但我们可以通过股票的回报率来判断实业投资回报率。不上市的公司和上市的公司的投资回报率应当是接近的。其中的逻辑是这样的:公司甲打算投资汽车行业,那么它有两种选择,一是建立新公司从头做起,二是买下一家上市公司。如果购买上市公司的回报率高于建新公司,公司甲就会选择购买,上市的其他汽车公司的股价会因此上升。反过来说,如果购买上市公司的回报率低于从头做起,公司甲就会选择建新公司,而上市的汽车公司的股价会因新公司的竞争下降。最终使建立新公司和购买上市公司的回报率相同。
股票的投资回报率是它的盈市率,即市盈率的倒数。例如一个公司的年盈利5元,股价100元,则它的市盈率为20,盈市率为5%,即在这个价格买这只股票的投资回报率为5%。对于给定的盈利来说,股价上升则回报率下降。
为了和10年期国债相对应,对于实业的投资回报率也以10年期的回报率均值为宜。美国股市SP500在2015年6月的盈市率是5.26%(市盈率=19)。另外有一种Shiller市盈率,是用过去10年平均盈利来计算市盈率。按Shiller的方法,SP500的盈市率是3.70% (Shiller市盈率=27) (Regan,2015)。
需要注意的是SP500并不能完整地代表美国股市。SP500成员公司名单经常变更,加进一些好的公司,剔除差的公司。对一个行业的投资不能只看成功的公司,也要看失败的公司。例如两个公司各自向某个行业投资1亿元,一个成功了,回报10%,另一个失败了,回报-8%。则这个行业的投资回报率是10%-8%=2%。所以美国股市的总体回报率要低于SP500的回报率。
如果简单地取10年国债利率和SP500的Shiller 盈市率的算术平均值,美国的投资回报率为(国债利率1.76% + SP500盈市率3.70%) / 2 =2.73%。
利润率长期趋势下降并不是新概念。经济学里有一个投资收益递减规律,说的就是投资收益率的长期趋势是下降。传统经济学和马克思理论都认为这个规律成立,但他们的证明方法不同。
传统经济学是从商品供求关系分析的。例如电脑,电脑刚出现的时候供不应求,利润率比较高。随着向电脑行业的投资不断增加,供应逐步赶上需求,电脑的价格逐步下降,投资的利润率也跟着下降。在一个接一个的行业利润率下降后,经济总体的利润率就降下来了。
马克思的理论是从科技进步分析的。马克思认为,所谓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是指在剩余价值率不变或资本对劳动的剥削程度不变的情况下,利润率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而逐渐趋向下降。通俗地说,随着科技进步,企业雇员减少,创造的剩余价值也减少,使得资本的利润率下降。
有人会说: 机器人可以取代人工,但制造机器人也需要人工,总雇员没有减少。其实还是减少的。例如富士康计划用机器人取代100万员工,因此可能需要10万员工制造机器人,企业员工数量减少了90万。
两种分析都有些道理,也都有不足之处。在传统经济学的分析中,如果投资总金额的增长跟不上需求的增长,则利润率不会下降。在马克思的分析中假设了“剩余价值率不变”,但如果雇员创造的价值增长比工资的增长快,则剩余价值率上升,利润率可能不降反增,所以“剩余价值率不变”的假设不成立。
从历史上看,投资利润率的下降是从1970-1980年代左右开始的。在那之前,投资利润率是上升的。马克思写作《资本论》时期(1860-1870),英国长期国债的利率约为3.2%,到1980年,英国国债的利率曾高达16%(图5.2)。传统经济学和马克思预期的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在一百年左右没有出现。下面会分析其中原因。
图5.2. 英国国债利率(新世界经济网)
我是从资本的供求关系来分析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的: 资本供应大于需求,造成投资利润率下降。这种分析更直接一些,也比较容易取得数据。
在金融市场中,利率是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借债的多,利率就上涨; 放债的多,利率就下降。
我们先看一下求的一方。借债方主要分为三部分: 政府、企业和个人。他们的债务已经很高。现在各国政府债台高筑,现有债务还本付息都困难,无力借太多的债。像希腊那样的总盼望赖账的政府,别人不愿意也不敢多借给它。
至于企业,经济好、利润率高的时候愿意借债扩大生产。经济发展缓慢、利润率低的时候不愿意多借债。长期来看,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缓慢。1994年到2014年的20年间,美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仅为2.4%。只有少数高科技企业前景看好。多数企业只是缓慢爬行,自然借债意愿低迷。
个人是很多收入低的人不具备借债资格,而收入高的人正在存款投资(相当于放债),不需要借债。尤其是2009年次贷危机后贷款个人和放贷银行都很谨慎。
图5.3.美国家庭债务占GDP的比例逐步下降(美联储亚特兰大网)
再看供的一方。放债方也有三部分: 央行、企业和个人。供给在不断增加。
央行印钞。例如,美联储三次量化宽松共印了大约4万亿美元。
盈利企业累积的利润。如,谷哥账面上有680亿美元现金。
个人的储蓄存款及投资(包括401K、IRA等)。美国个人储蓄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高收入人群,钱花不完就用于放债(买债券股票等)。
图5.4.美国个人储蓄占可支配收入比例( Chandra ,2012)
从以上对政府、企业和个人三个方面的分析,世界资金的长期趋势是供大于求,所以利率和平均利润率的长期趋势是下降。
在1973年之前,货币基本上是金本位,货币发行量少。再有那时生产力低,居民主要收入都用于消费,储蓄少,货币供应不足使得利率高。布雷顿森林的金本位体系于1973年结束后,货币供应开始增加。但当时各国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债务比较低,可以借较多的债,使得货币的需求也比较高,所以当时利率下降的趋势并不明显。直到各国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债务都很高了,借债的需求下降,货币才明显供大于求,利率下降的趋势才比较明显。这解释了为什么传统经济学和马克思预言的利率下降直到最近几十年才出现。
第六节 对当前经济政策的建议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