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5G技术与测试研讨会召开,多方明确将加大测试仪表环节投入力度,加强与系统、终端芯片等环节合作,加快产业成熟,构建5G健康生态。业界透露,在华为、中兴、中国移动、爱立信等多家电信企业展示出全新的5G技术,以及多个国家电信运营公司的积极发力,5G产业化进程正在加速,预计5G标准有望在今年确定,到2020年5G网络将正式得以商用。
这意味着,3G时代将终结,4G时代则还有几年黄金发展时光。
国内4G格局解读:中移动重回霸主地位联通失意
我国4G产业发展起源于2013年末,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发放了4G牌照,2014年4G产业迎来了发展元年。
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2016-2021年中国4G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产业链投资机会分析报告》指出,2014年我国4G用户规模为9700万,中国移动就占有9006.4万,电信与联通的4G市场比例合起来不到10%,在3G时代吃了大亏的中国移动的率先布局使得2014年其4G用户一家独大。
随着2015年中国联通、中国电信获得4G牌照加紧4G基建与推广后,两家通信运营商才开始追赶中移动的4G步伐。
2015年,我国4G用户达3.86亿人,同比2014年暴涨2.89亿人,其中中国移动4G用户在3.12亿人左右,比例达到八成。中国联通4G用户为4000多万人,中国电信用户为5000多万人,从数据来看,中移动仍旧是4G市场的老大,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仍旧需要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继续追赶。
与中移动在4G的风光不同,曾经在3G时代出尽风头的中国联通在4G失意。数据显示,由于4G建设落后,2015年中国联通累计流失用户1252万。
短短两年时间,4G用户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这背后离不开三大因素助力。
首先,三大运营商积极部署4G基站,4G网络不断扩充。截至2015年底,我国4G基建建设接近200万个,其中,中国移动4G基站建设了110万个,占比56%,覆盖人口超过12亿;中国联通4G基站规模达到40万个,占比20%,实现城区和县城以上区域的基本连续覆盖和乡镇标志性覆盖;中国电信4G基站建设46万个,占比24%,全国4G网络覆盖率达到了95%以上。
其次,4G智能手机普及推动4G快速发展。2015全年我国4G手机总销量达到2.91亿部,并呈现销量逐月递增的趋势。
最后,政策与运营商力挺4G发展。“提速降费”以及积极推行“互联网+”与农村互联网发展,需要4G助力,因此4G近两年获得了政策大力支持。除此之外,运营商为推动4G,推出的多项4G套餐优惠,也极大地吸引了用户进入4G领域。
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在5G冲击下,产业链公司将快速布局,尤其是终端商与运营商。手机厂商会将重心移到4G手机领域,并基于4G技术,不断完善移动支付、智能家居、车联网等功能。三大运营商应该加快4G基建,发力4G+技术,提高网络速度与覆盖面,并利用优惠的4G套餐“笼络”用户。
运营商方面,三家公司布局各有侧重点,形成了异质化发展的道路。
为挽回败局,中国联通选择大规模建设4G基站。中国联通的4G基站数在三家运营商仍是最少的,尤其是和中国移动110万个4G基站数量相比差距甚远。因此,联通方面表示,2016年全年中国联通还将再建设20万个4G站点,实现重点城市、重点区域的目标网覆盖。
中国电信则重点发力农村4G市场。为加强在农村4G市场的争夺力度,中国电信启动了2016年LTE FDD无线网主设备农村覆盖集中采购项目,规模预估为13万个基站。
已经有市场优势的中国移动则将将目光转移至开发新业务、新应用来提升用户的黏性方面。为此,中国移动明确今年要在260个城市推出基于VoLTE技术的“高清语音”业务,为客户提供更低时延、更高清晰度的通信服务;在100个城市发展NFC公交应用、100个高校开展NFC校企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