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zmszhangminsu在2009-5-26 8:25:00的发言:我觉得国内的教材相当的晦涩难解,国外的教材倒是好很多。
同感。先不说楼主的问题。我看梁小民翻译曼昆的那本西经的书,感到十分费解。后来网上下载了英文原版的,发现读的更快,更好懂。郁闷!后来再去看翻译版的,竟然发现翻译错误~~。唉!这怎么说呢?
再谈谈楼主的问题。如果你看的多恩布什的书是中文版的话,建议你最好找个英文版的对照看,有时甚至把中文版的当做参考。这样可能你理解的更快一些。因为涉及思维方式不同造成理解的困难,就会减少很多。因为,在英文的语境下去理解,往往会因为这个语境提供足够的信息,使得读者能更好地把握一些专业名词或专有名词,而不需要拐个弯来理解。
顺便说说国内翻译国外学术著作的问题。我所见过的翻译国外著作的最佳典范应该是马列主义研究室的《资本论》的中文版。其他的的学术著作的翻译大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导致理解的困难。
造成这样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1.翻译者是外语专业的,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背景,虽然外语可以,但是涉及专业问题,往往不懂或懂得不够多,只能硬译或翻译表面的意思。这样的翻译要不是错误,就是费解。这给的翻译给专业阅读者带来很多的困惑,如果翻译错误的危害当然就更大。
2.翻译者是某个专业领域的专业人士,但英文功底不好,在翻译时又“不求甚解”,虽然在专业词汇把握上要好过第一种情况的翻译者,但是这样的翻译者在通俗的惯用语上经常犯错,更不用说翻译时语境转换的考究了。所以,这样的翻译往往非常生硬,使得阅读很难进行。
基于以上原因,给楼主如上建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26 11:31:05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