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6601 20
2016-05-24
  5月21日,《中国诚信建设状况报告》在北京发布。据了解,这是迄今唯一一部关于我国社会主义诚信建设的权威研究报告。
  《中国诚信建设状况报告》深度解析中国诚信文化基因,经过深入调研,真实呈现中国诚信建设现状及问题,总结中国诚信建设制度环境,分析各行业、各地区诚信建设发展状况,汇总各地诚信建设组织情况,与国外诚信建设体系模式进行比较,解读中国诚信管理系统建设与运行,并对中国诚信建设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报告指出,市场经济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拜金主义、一切向钱看的有害思想观念,一些人诚信意识淡薄,不讲诚信、造假欺诈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大问题。时至今日,各种不诚信现象仍然时有发生屡禁不止,已经成为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严重问题。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负责人曾指出,我国企业每年因不诚信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人民币。诚信缺失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经济社会持续有序健康稳定发展的顽症。
  报告指出,各种各类失信事件所以屡禁不止、频发不绝,主要原因是失信成本低、地方保护主义、监管缺位等因素。应加强三方面工作:构建监督网络,让失信者无所遁形;多部门联动让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加快诚信立法,形成法律约束力。针对当前诚信建设形势,有资深专家呼吁,应该特别重视“诚信管理”工作。现在,我们的诚信建设工作,相对来说,有“三多三少”:道理讲得多,实际管理的办法少;单个部门的宏观粗线条办法多,相关部门齐联手操作性强的办法少;在不诚信者“可承受范围”,的办法多,能产生“切肤之痛”的办法少。甚至出现山寨诚信社团组织,信用机构乱象丛生,乱评比,奖项五花八门,报告希望各级政府加大监管力度,坚决予以打击。针对失信顽症,我国逐步建立了以国家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标准的多层次制度体系。《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是我国第一部国家级的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专项规划。全国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诚信理念,推广先进典型,开展专项整治,诚信建设不断取得积极进展。国家相关部门和各地采取系列规范措施进行整顿和惩戒,初步见到了成效。
  报告指出,尽管各种不讲诚信的不良现象时有发生,尽管诚信缺失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突出问题,尽管诚信建设制度机制还亟待健全和完善,中国诚信建设的总体形势是健康向上的。人们可以坚信,只要全社会坚定不移的持续努力,只要各地各部门协同一致,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工作,我们全社会的诚信状况一定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中国诚信建设状况报告》是由中国政法大学联合有关部门成立的中国诚信建设研究中心,组织协调社会相关领域,联合政府部门、社会团体、新闻机构,教育界领导、专家共同发布的调查研究成果。据悉,中国诚信建设研究中心还将陆续发布《中国诚信状况蓝皮书》、《中国行业诚信状况年度报告》、《地区诚信指数排行榜》等诚信专业权威研究成果,推动诚信建设、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发扬光大。来源:新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5-24 08:48:14
诚信,是真的严重缺失了。重建,需要国家、机关、企业、社会、个人各方面同时努力。

任重道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5-24 09:04:57
zounghy 发表于 2016-5-24 08:42
  5月21日,《中国诚信建设状况报告》在北京发布。据了解,这是迄今唯一一部关于我国社会主义诚信建设的权 ...
在经济不断增长中,市场扩张,交易费用变大,林毅夫在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中阐述意识形态能降低搭便车等行为,这就依靠非正式约束比如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等大大降低交易费用,节省成本,增加社会总福利水平。由此可见,建立诚信激励制度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对于继承中华传统美德的我们,谨记诚实守信,在交易中就降低了契约的执行成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5-24 09:16:41
于泽龙555 发表于 2016-5-24 09:04
在经济不断增长中,市场扩张,交易费用变大,林毅夫在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中阐述意识形态能降 ...
要重新建立诚信,首先要从提高失信成本开始,遏止不劳而获、搭关系、走路子等捞偏门的社会现象。

另,国家有关机构发布的制度、规定、办法等也要注意“见光死”等现象,如沈阳出台的房地产零首付规则,不到一天就拿下,何苦呢?不是把政令当儿戏吗?这样让ZF丢人的事情不该有人承担责任吗?话能随便乱说,令能随便乱下吗?

而且,媒体宣传也有大问题,一件事情,从一家媒体说出来,一天内就能版本做翻转。让读者怎么看?不是故意让大家都不信任吗?难道是策划导演好,就是让大家不信任社会吗?

现在出现的网络金融乱象、房地产市场陷阱、假疫苗现象,哪个现象与诚信无关?互相坑害,这个社会能彼此信任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5-24 09:29:20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5-24 09:50:44
h2h2 发表于 2016-5-24 09:29
谢谢分享
这个报告让楼主想起了当年的李庄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