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研究方法
(一)“刺激——反应”模型
Holland 认为系统中主体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遵循一般的“刺激—反应”模型,描绘主体 对环境的适应性规则。模型由探测器、规则集合、效应器三部分组成,如图 2 所示。探测器代表 主体从环境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它决定了主体感知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代表了处理探测器所抽 取到信息的能力。这些规则以“染色体”的方式存在于主体内部,在一定的条件下被选中,这种 选择既有确定性的因素,即按一定的条件挑选,也有随机性的因素,即按一定的概率选择。主体 的适应性体现在它与外部环境的交互中,就是遵循“刺激 - 反应”模型。主体不断从外界感知并 接受刺激,根据经验作出反应。效应器代表了主体的应对策略,直接作用于外部环境,不同的反 应规则对外部环境的影响能力不同。
“刺激 - 反应”模型的基本原理是:主体将探测器感知到的消息与规则集进行匹配,发现匹 配规则后可以直接激活效应器产生应对策略,或激活另一个与之相匹配的规则。探测 - 匹配 - 激 活的反应过程也可以并行,即主体的多个相匹配规则同时参与刺激反应活动,如图 2 所示。经过 多次刺激反应后,符合环境状态的规则被遗传,不符合环境状态的规则被淘汰,并随着时间推移 趋于消亡。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样遵循着“刺激 - 反应”模型,发展出交互、排斥、条件交换、复制、结合、繁殖等复杂的相互关系,进而产生分化,直到形成更高一层的主动个体,并引起 整个系统结构的变化。
图 2 复杂适应系统 (CAS) 理论中的“刺激 - 反应”模型
(二)突变条件下产业主体特征与适应机制
1. 产业系统的主体及其特征 将危机性产业衰退国际传导中的区域产业调整看作是一类突变条件下的复杂适应系统(CAS),是由大量分散的主体构成的系统,主体(Agent)是企业以及 政府等微观主体,其中 企业是区域产业调整的主体,优势企业代表着区域产业调整的变动方向,优势企业的扩张对 区域产业的调整具有极强的带动作用(姚宗君,2010)。政府作为区域产业调整的主体,通 过制定区域产业政策对产业的演化进行引导,具体的引导对象是产业企业,体现的是政府对 经济活动的干预(王云平,2007)。危机性产业衰退国际传导中区域产业调整的主体特征表 现为:
第一,主体是源于利益的主体,是适应性主体,具 有自主性、主动性和环境的依赖性的主体。 危机性产业衰退国际传导中区域产业调整研究涉及多个经济利益主体,这些主体代表了不同的 利益层次。结合中国区域产业调整的实际,主要有政府代表整体全局利益(追求社会公共利益 最大化)、企业代表集体利益(追求利润最大化)。
第二,主体是具有自主性和适应性的主体。在危机性产业衰退国际传导中,区域产业调整 的主体与其他关联主体相互作用以及对外部环境选择的适应,既是促成区域产业演进的基本动 力和根本原因,也是决定区域产业政策有效性的条件。
第三,基于产业主体适应性的个体行为,在主体间的相互作用下,以及与外部环境的适应下, 呈现区域产业演化从微观行为到宏观涌现的情境。
2. 突变条件下产业主体的适应机制 从复杂适应系统方法论的视角出发,适应性就是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不是单个主体之间的行为,而是复杂适应系统内所有的主体之间以及主体与环境 之间存在的复杂的、反复的相互作用。说主体具有适应性,就是说该主体具有相互作用的能力。在适应性主体的适 应过程中,适应不仅是一种能力,而且也是主体的一种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行为模式。
在复杂适应系统视角下,适应性主体在“刺激 - 反应”机制作用下,会主动地按照规则行事。 当危机性产业衰退国际传导中区域产业调整系统环境或其他主体行为发生变化时,企业以及政府 等微观主体也会根据接受到的刺激(产业冲击)而改变自己以往的规则,以适应变化,从而保持 自己利益的实现。危机性产业衰退国际传导中区域产业调整系统的主体主要由探测器、规则处理 器和效应器构成并获得外部环境信息与其他主体信息。探测器获得外部环境和其他关联主体信息, 通过规则处理器的处理,得出适应性对策,并将其传送给效应器,使主体对外部环境及其他适应 性主体采取行动,同时,外部环境及其他关联主体又选择性影响该适应性主体信息的获取。由此, 危机性产业衰退国际传导中区域产业调整主体的反应、决策等适应性行为通过“刺激 - 反应”模 型中的探测器、规则处理器和效应器得以表征,如图 3 所示。
图 3 危机性产业衰退国际传导中区域产业调整主体的适应机制
四、突变条件下的区域产业调整的微观主体行为
在复杂适应系统视角下,危机性产业衰退国际传导中区域产业调整的适应性主体(企业与政 府)在“刺激 - 反应”机制作用下,会主动地按照规则行事,当危机性产业衰退国际传导中区域 产业调整系统的外部环境或其他主体行为变化时,主体也会根据接受到的刺激而改变自己以往的 规则以适应变化,从而保持自己利益的实现。
(一)企业主体行为——自主创新
在 复杂适应系统视角下,具有适应性的企业,遇到国际环境或者其他合作伙伴发生变化时, 会积极主动地调整自身行为,以适应环境变化。企业系统调整是一种适应性智能活动,在危机性 产业衰退国际传导的混沌经济环境中,企业系统主体感知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变化因素进行综合 解析,并采取行动,因此导致系统的分叉、突变和涌现行为,企业系统主体采取了适应环境的变 化的行动,那么系统进入稳定状态。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认为,企业是具有自身目的和积极性的适应性主体,自主创新正是主体适应性的具体体现。系统中的主体,通过主动适应环境的要求而发展自己。 在危机性产业衰退国际 传导中,企业主体适应环境的要求,主要是通过对自身的自主创新来实现的。在复杂适应系统中, 主体是一个实体,它通过探测器感知环境,通过效应器作用于环境。同时,区域产业调整系统中 的所有企业主体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从复杂系统的角度来看,区域产业调整系统中 不同的企业主体通过不断的相互影响和适应,从而主体从自身的状况出发,通过自主创新来适应 系统的发展,导致各个主体向不同的方向发展。各个主体都从有益于自己的方面进行自主创新, 从而带动区域产业调整系统的健康发展。所以,危机性产业衰退国际传导中区域产业调整过程中, 企业主体的自主创新是企业主体适应性的行为选择。
(二)政府主体行为——政策调控
危 机性产业衰退国际传导中的区域产业调整,政府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不仅表现在政府不 断通过自身的改革推动经济体制的变革,而且政府具有通过产业政策和相关配套政策调控经济的 能力。这些能力包括有充分的财政收入和支出的能力,有充分有效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的辅助能力 和相关的法律保障能力。产业政策是政府推进资源合理配置和加速产业结构高度化而采取的长期 政策,不是着眼于近期资源配置的解决。因而,对于危机性产业衰退国际传导中的衰退产业的调 整,也不应局限在一般地对其“促退”,而是要从国民经济整体的发展需要出发,与其他产业政 策相结合,保证区域经济持续增长与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危 机性产业衰退国际传导中,当市场存在功能性缺陷,市场体系不发达、不完备,尤其是要 素市场不发达时,将使企业退出后面临劳动力、实物资产、产权转移困难,从而构成退出壁垒。 当上述障碍存在时,衰退产业的自我调整则难以通过市场作用顺利完成,因为资源流动不充分, 或虽流动但流动时间过长或流动费用过大,资源难以在短期内实现优化分配和优化组合。由此, 在市场机制失灵和调节作用低的领域,为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或不足,促进衰退产业的顺利转型, 政府将实行或加强政策调控。
五、结论与启示
在 复杂适应系统视角下,适应性主体在“刺激 - 反应”机制作用下,会主动地按照规则行事。 当环境或其他主体行为变化时,主体也会根据接受到的刺激而改变自己以往的规则,以适应变化, 从而保持自己利益的实现。将危机性产业衰退国际传导中的区域产业调整看作是初始条件发生变 化时,通过改变区域产业调整主体行为的选择路径,使之符合经济发展目标。研究表明,危机性 产业衰退国际传导中区域产业调整的微观主体的行为选择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区域内所有的主体 并行地发生联系和相互作用,也就是说,其中任何一个主体的行为都影响到系统内其他主体的社 会经济行为。
产业衰退是产业发展规律的重要体现,在危 机性产业衰退国际传导与本土产业自身缺陷共同 作用下,越来越多的传统产业步入衰退产业的行列,如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纺织业的衰退。为缓 解危机性产业衰退国际传导所带来的本土产业衰退以及衰退产业自身调整所引起的社会震荡,提 高资源再配置和转移的效率,区域产业调整的主体将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和自身发展的需要,选择 合适的产业调整方式。自主创新是危机性产业衰退国际传导中作为产业主体的企业应对产业衰退 的根本途径,也是企业战略调整的出发点。在危机性产业衰退国际传导的外部冲击下,衰退产业 的退出需要政府对要素资源的退出所引发的种种负效应问题进行适时干预,充分发挥政府对产业 转型的积极引导作用。
[ 参考文献 ]
[1] 陈禹 . 复杂适应系统 (CAS) 理论及其应用——由来、内容与启示 [J]. 系统辩证学学报 ,2001,(4):35-39.
[2] 霍兰 J.H. 涌现——从混沌到有序 [M]. 陈禹 , 译 . 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101-103.
[3] 张发 , 宣慧玉 , 赵巧霞 . 复杂系统多主体仿真方法论 [J]. 系统仿真学报 .2009,21( 8) : 86-90.
[4] 苗东升 . 系统科学精要 [M]. 北京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5] 张亚宁 .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区域产业结构及其实证研究 [D]. 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6] 尹翀 . 产业复杂网络建模及应用。山东大学,2012
[7] 黄凯南 . 演化经济学的数学模型评析 . [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13): 83-90
[8] 都兴富 . 突变数学及其在经济中的应用 [J]. 社会科学研究 , 1988, 第 6 期 :119-121.
[9] 邵艳华 . 一类复杂适应系统的模型及仿真方法研究 [D]. 贵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 2009.
[10] 王丹 . 复杂环境下企业适应性领导行为研究 [D]. 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 2009.
[11] 乔德健 , 张国梁 .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企业创新研究 [C]. 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1.
[12] Gilbert N,Terna P. How to Build and Use Agent-based Models in Social Science[J].Mind &Society: Cognitive Studies in
Economics and Social Sciences, 2000,(1): 57-72.
[13]Gilbert,G.N.,SimulationAsAResearchStrategy,In:K.G.Tro-itzsch,U.Mueller,G.N.Gilbert,andJ.E.Doran(eds.),SocialScience Micro- simulation, 1996,(5):448-454.
[14] Anderson P. Complexity theory and organization science[J].Organization Science,1999,10(3):216-232.
[15] Mohammed A. Aabed and Ghassan AlRegib, Statistical modeling of social networks activities, Emerging Signal Processing Applications (ESPA)[C], 2012
[16] E. del Val, M. Rebollo, V. Botti. Self-Organized Service Management in Social Systems [J], 45th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 (HICSS)[C], 2012
[17] Kleinberg J. Complex Networks and Decentralized Search Algorithms[C], 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Mathematicians (ICM), 2006
[18] Wu C,Zhou B,Complex Network Analysis of Tag as a Social Network[J],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Engineering Science),2010,44 (11):2194-2197
[19] Roshani F,Naimi Y,Effects of Degree-Biased Transmission Rate and Nonlinear Infectivity On Rumor Spreading in Complex Social Networks[J],Physical Review E (Statistical,Nonlinear,and Soft Matter Physics),2012,85 (3):36108-36117
[20] Ni S,Weng W,Zhang H,Modeling the Effects of Social Impact On Epidemic Spreading in Complex Networks[J],Physica A: 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2011,390 (23-24):4528-4534
The Research for the Evolution of the Industrial System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Mutation
ZHAO Guimei, CHEN Lizhen
(Schoo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of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212013,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perspective and assumptions,to study redefine the connotation of regional industrial adjustment based on the subjec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ystem, to describes the complex adaptive features of regional industry adjustment in the international conduction of crisis industrial decline. Based on the stimulus- response mode, to investigate the behavior of micro subjects mechanism of regional industrial adjustment in the international conduction of crisis industrial decline, to describe the selection process of micro subject behavior, to analyze of the adjustment model of regional industry matched with the subject behavior.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dependent innovation is the fundamental of regional industry adjustment in the international conduction of crisis industrial decline, and self organization evolution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of the enterprise positive response to policy control.
Key Words: Crisis Industrial Decline; International Conduction; Regional Industrial Adjustment; Subject Behavior; Stimulus-response Model
﹝责任编辑:冯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