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互联网金融与Fintech版
653 1
2016-06-01

 近日,一篇题为《重庆最大民营P2P兑付危机调查:融资方非真正借钱者》的报道称,5月中旬,重庆最大的民营P2P——重庆易九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下称“易九金融”)出现兑付危机,贵州省能源担保公司在易九金融已融资成功的57期在保项目出现风险,涉及1349名投资人,担保本金金额共计2.538亿元。贵州能源担保公司的担保项目出现逾期后,包括投资者、易九金融、贵州能源担保、两地金融办在内的各方都在协商处置方案。

  从报道中可以看出,在这次兑付危机中,资金只是在项目融资方的账户上短暂停留,不超过1分钟就转出去了,而实际资金的使用者却成为了谜。不管易九金融在这场事件中是受害者还是参与者,都难逃干系。同时,这也再次暴露了P2P监管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上的乏力。

  在易租宝事件的报道中,信息不对称问题就已经被纰漏。正是因为信息不对称才使得不法分子有了资本腾挪的空间,更是因为信息不对称才有了让人眼红的投资收益率,高额的收益率让投资将风险甩在脑后,也因此步入了不法分子的骗局。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骗局禁不住时间的检验,当拆西墙补不上东墙时,骗局终将会暴露,总有一些投资者将会为此埋单。每一次骗局被曝光之后,人们都会反思监管所存在的问题,但问题并未全部解决,骗局仍在不时发生。

  为何监管难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其实说到底还是成本太大,包括时间和资金上的。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底,全国P2P平台累计达4329家,其中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为2824家,全年网贷成交量达到了9823.04亿元,相比2014年全年网贷成交量(2528亿元)增长了288.57%。也就是说,监管部门要对每一平台每一个项目实现全覆盖监控,这是一项工作量非常大的工程,需要时间和大量的成本。正因为短时间内难以实现监管的全覆盖,所以才使得一些不法分子心存侥幸,为了高额收益而铤而走险。

  要想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监管需要社会诚信体系的健全。P2P领域的信息不对称就是信用问题,投资者对于借款人的信用并不了解,其获取借款人信息的最主要渠道就是P2P平台,要想打破这个局限就需要第三方的介入,而社会诚信体系就是最好的第三方。同时,社会诚信建设是国家工程,监管部门可以搭“顺风车”,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P2P平台监管的全覆盖。

  目前,监管部门正在加大对P2P平台的监管力度,但这并不是说,P2P平台就不会发生兑付危机,投资者仍需要留个心眼,不要只看到了高额的收益,而忽视了风险。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或许能够吃得很饱,之后再去吃的人难免就成了埋单者,还是那句话,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6-3 09:37:02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