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啊,之前分享的教你炒股系列文章只不过是最基础的理解市场而已,已经这么多人关注,真的有点惶恐。可以之前还写了好几篇小编都没有给通过审核。这里把我在其他地方发表的文章逻辑篇分享给大家。
第一篇:量价分析:
这篇文章之后,应该不会再有人愿意去相信那些可笑的技术分析理论了吧,或者说那些技术分析理论是怎么做到那么准的吧,只是他们使用的名字不一样而已,他们起作用来来去去的原因就是量价分析,当然,谁运用量价分析运用得好,谁就可以给自己的理论起一个听起来很神秘的名字,而这刚好迎合了大多数人的口味。大盘不好,写点教学的东西还是有必要的。之前的文章我通过成交量来判断大盘目前是底部结构,这里讲讲主要的逻辑,同时成交量和成交价也是所有技术分析的核心,这也是我为什么叫技术分析为量价分析的原因,而不是其它牛鬼蛇神之类技术分析理论。最后有一点需要强调的就是,目前大盘是熊市是无疑的,但是熊市下跌是温水煮青蛙式的,像这两天的快速跳水是投资者过度反应的结构,不出两天必定有反弹,但是这个反弹如果没有基本面消息的配合仍旧是下跌结构的一部分。
一、成交量的一般应用
成交量有两个极端,高位放量巨大换手率一般意味着顶部形态;低位的放量则一般意味着上涨潜力。主要原因在于,成交量意味着资金的流动,而资金是推动上涨或者导致下跌的唯一动力。
二、成交量的基础知识
市场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投资者,有价值投资者、有技术投资者、有追涨杀跌投资者、有短期炒作投资者,因此一些股票的控盘主力常常利用广大散户对技术分析的一知半解利用成交量和成交价在各种指标上做文章,但这不能妨碍成交量的作用,因为成交量代表着资金的流动,代表着市场各方在该股上的博弈。
1.市场分歧造就成交量。
市场要想有成交,必定是各方资金对该股的意见不同意造成的,一部分人看空,一部分人看多,有了分歧才有了成交。当然这也容易造假,因为同一主力可以利用多账户进行对倒,这是另外一种情况,但是每一只个股很难形成完全控盘,因此顺势,也就是跟随指标股跟随大盘是最重要的操盘法则。大盘下跌,那么主力只需要把个股的关键支撑点位砸开,其它散户自然会跟着杀跌;同样的,大盘上涨,主力也是只需要把关键压力位置买掉,自然有跟风盘推动股价上涨。这就是为什么大盘一跌,大多数个股都跌,大盘一涨,大多数个股都涨的原因。因为这是操盘的基本法则。
2.缩量结构的成因与应用
个股在某些价格位置上成交暗淡,形成一个连续缩量的结构,说明大部分人对市场后期走势意见统一。主要有看涨和看跌两个极端。看跌的极端认为大多数人看空后市,因此只有人卖而少有人买,由此导致市场的缩量;相反地,如果大部分人看多后市,就会造成只有人买,却少有人卖,所以造成缩量。一般而言,缩量结构容易出现在股价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上涨或者下跌之后,这一点在次新股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此时表明市场参与各方对后市的一致预期。如果遇到下跌中的缩量,那么应该坚决卖出,等到量能在下跌尾段连续缩量开始放量上攻时可以再次买入。比如华源包装、智云股份等等。相反地,如果是在上涨过程中缩量,那么应该坚定信心买入,等到股价上涨到放量时候,再行卖出。
3.放量结构的成因与应用
一般而言,放量结构的发生代表着市场对后市分歧逐渐加大,即将打破原有趋势进入新的趋势,至于新趋势的建立主要看多空双方的资金博弈。容易发生在行情的转折处,比如高位、低位。原因就是市场中一部分人坚决看空后市,另一部分人却对坚决看好后市,买卖成交非常活跃。需要注意的就是控盘主力使用自己的筹码优势进行对倒或者换庄是常有的事,比如宝安地产的情况。此时就又要回到该股的历史成交中分析主力的意图。
4.堆量结构的成因与应用
当股票有大庄家控盘时,由于介入资金量较深,拉升阶段需要把量价形态做好,而各种技术指标的构建基础又是量价,所以需要把成交量做成梯级的堆量结构,主要是连续几个交易日甚至几周成交量持续放大,同时股价也不断拉高,反映在K线图上就是量价齐升的大行情形态,比如合肥城建的拉升阶段。而相反地,在个股高位的堆量则表明主力正在大举出货。
5.量不规则性放大缩小。
不规则性的成交量,是冷门股的一种特征,而这种冷门股如果不是有突发利好则一般是短线的游资炒作所为,同时也有可能是主力介入个股比较深,无法完成出货或者遇到大盘形势不好被套自救的尾市形态,不得已大单护盘以便较少损失,以备后面企稳之后拉升出货。如中兴商业、合肥城建目前的出货形态。
xiejietao 发表于 2016-6-1 21:27
天啊,之前分享的教你炒股系列文章只不过是最基础的理解市场而已,已经这么多人关注,真的有点惶恐。可以之 ...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
